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含数字“九”的成语中“九”的语义及其认知阐释

发布时间:2017-11-20 17:05

  本文关键词:含数字“九”的成语中“九”的语义及其认知阐释


  更多相关文章: 含数字“九”的成语 “九”的语义 认知 语义生成 语义解读


【摘要】:数字成语是汉语成语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含数字“九”的成语由于“九”丰富的语义内涵而成为数字成语中重要的一类。含数字“九”的成语是指在成语中含有数字“九”,数字“九”可以出现在成语的任何位置上,也可以与任何数字搭配出现在成语中。含数字“九”的成语分为联合式、偏正式、主谓式、动宾式、动补式、连谓式等6种语法结构。在对132个含数字“九”的成语进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九”在成语中除本义外,还具有表示“多、极多”“全、各种”“程度之最、极限”“高、深”“宽、广”“至极的皇权”等其他多重语义。在隐喻认知机制作用下,“九”在本义的基础上通过跨域映射生成了表示“程度之最”“宽、广”“高、深”“至极的皇权”等语义;在转喻认知机制作用下,“九”由本义生成了具有表示“多、极多”“全、各种”等语义;含数字“九”的成语中“九”的语义演变模式主要可分为三种,分别为辐射式、连锁式和复合式演变。由于数字成语中的“九”在隐喻和转喻的认知机制下生成多个语义,所以对含数字“九”成语的语义解读大多不是各成分的简单相加,而是要经历对“九”的语义生成的认知过程,进而理解含数字“九”成语的整体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渤海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H136.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盛桓;;转喻与分类逻辑[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年02期

2 何爱晶;;从修辞到认知:国内转喻研究综述[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8年02期

3 杨凤平;;原型理论框架下的转喻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4 庄冬伟;;转喻研究综述[J];科技信息;2009年08期

5 王冬梅;;情感表达中的隐喻及转喻[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6 孙亚;;转喻的原型观[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7 吴淑琼;文旭;;《语法中的转喻和隐喻》评介[J];现代外语;2010年04期

8 姜占好;陶源;;逻辑转喻说略[J];外语研究;2010年05期

9 程琪龙;;转喻种种[J];外语教学;2010年03期

10 卢卫中;;转喻的理解与翻译[J];中国翻译;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在江;;语篇转喻[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2 胡婷;;转喻的理解及其现实意义[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3 晋小涵;齐振海;;“脸、面”词语的转喻阐释[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4 李洁红;;论转喻和隐喻在前指替代中的差异[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5 张韧;;转喻的构式化表征[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6 王梦岚;;汉语中“火”的隐喻、转喻认知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3年年会暨海峡两岸翻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7 孙志农;;论语篇连贯的转喻机制[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8 董秀芳;;领属转喻与汉语的句法和语篇[A];高名凯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纪念高名凯先生诞辰100周年论文集[C];2011年

9 胡婷;;试论转喻思维在汉英语言形式中的异同[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10 陈君均;;转喻与话语分析的语用机制[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丽亚;翻译亦是学术:读《转喻:从修辞格到虚构》[N];中华读书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方芳;现代汉语转喻的认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李勇忠;语言转喻的认知阐释[D];复旦大学;2004年

3 江晓红;转喻的认知语用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8年

4 黄洁;基于参照点理论的汉语隐喻和转喻名名复合词认知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5 周福娟;指称转喻:词汇语义的认知途径[D];苏州大学;2009年

6 吴莉;转喻与话语的符号—认知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王勇;《论语》英译的转喻视角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8 吴淑琼;基于汉语句法结构的语法转喻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赵学德;人体词语语义转移的认知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10 肖燕;时间的概念化及其语言表征[D];西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磊;转喻意义的语义特征[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2 厉梅;后现代主义语境中的转喻[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任伟萌;“着”字构式的转喻分析[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2年

4 王改平;呼和浩特方言中詈骂词的隐喻和转喻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5 于菲;英语V-TIME-away构式的选择限制与转喻识解[D];西南大学;2015年

6 陶晓花;语用转喻标记等效值视角下言外转喻翻译[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5年

7 赵立喜;莫言小说《丰乳肥臀》中的转喻机制及其翻译策略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8 宋义;基于语料库的汉英词“脚/foot”的认知隐转喻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9 刘庚;《生死疲劳》葛浩文英译本的转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10 罗敏;隐喻/转喻提高英语多义词教学实效的实证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2078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2078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538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