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国际传播中的“无障碍”阅读——以北京周报社的传播实践为例
本文关键词:如何实现国际传播中的“无障碍”阅读——以北京周报社的传播实践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国际传播 传播实践 外国读者 西方新闻 写作规范 信息需求 目标读者 宣使 中国研究中心 专有名词
【摘要】:正《北京周报》是在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下于1958年创刊的,一直秉承向世界说明中国的外宣使命,是国家唯一的英文新闻周刊。在57年的对外传播实践中,《北京周报》一贯注重贴近外国读者的信息需求和阅读习惯,选择目标读者感兴趣的选题和角度,按西方新闻写作规范直接用英文创作新闻稿,同时兼顾灵活性与原则性的有机统一。下面以几个案例来简述北京周报社在努力提高国际传播实效中的探索和实践。1.认知中英文语境的差异,避免因过犹不及而
【作者单位】: 北京周报社;
【分类号】:H059
【正文快照】: 《北京周报》是在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下于1958年创刊的,一直秉承向世界说明中国的外宣使命,是国家唯一的英文新闻周刊。在57年的对外传播实践中,《北京周报》一贯注重贴近外国读者的信息需求和阅读习惯,选择目标读者感兴趣的选题和角度,按西方新闻写作规范直接用英文创作新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长征;;非洲的国际传播与“呜呜祖拉”[J];对外传播;2010年09期
2 郭熙;;汉语的国际地位与国际传播[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3 赵世举;;《汉语国际传播理论与实践》专栏弁言[J];长江学术;2007年02期
4 仪名海;;国际传播组织发展动因初探[J];对外传播;2008年09期
5 邓建国;;传播中国的另类力量:在华外国人的博客[J];对外传播;2009年06期
6 邓建国;;融合与渗透:网络时代国际传播的新特征及对策[J];对外传播;2009年12期
7 刘康;;国际传播的媒介和中介——中国眼中的西方“中国通”[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8 ;互联网与国际传播研讨会暨庆祝中国网成立十周年[J];对外传播;2010年12期
9 严文斌;顾钱江;;传播自觉·话语接轨·媒介创新——2010中国国际传播事件回眸[J];对外传播;2011年01期
10 唐润华;刘滢;;媒体国际传播能力评估体系的核心指标[J];对外传播;2011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心颖;;首都危机事件国际传播的有效控制[A];城市安全:首都国际化进程研究报告[C];2010年
2 Dan Schiller;;国际传播中政治经济权力平衡的变化(英文)[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化、和谐社会与可选择的现代性:新媒体与社会发展”新闻传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3 黄强;潘晓波;董植寿;;武术国际传播绩效评估框架体系的建构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4 邓建国;;从在华外国人的博客看国际传播的新途径[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5 郜书锴;;国际传播的重新布局——以新媒体为研究对象的案例、实践与理论[A];数字未来与媒介社会1[C];2010年
6 郭可;;国际传播中的英语强势及影响[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2年
7 ;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A];第三届中国健康传播大会优秀论文集[C];2008年
8 王利涛;刘庆;;国际传播视野中的中国环境外交——以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变化大会为例[A];中国传媒大学第四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A];第四届中国健康传播大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10 李智;刘胜楠;;中国媒体国际传播调查及未来传播策略研究[A];2014中国传播论坛:“国际话语体系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玉玲;新技术条件下国际传播的发展变化[N];中华新闻报;2007年
2 记者 于帆;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成立[N];中国文化报;2010年
3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台长 王庚年;中国国际传播的现状和发展趋势[N];人民日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李玉;汉语国际传播处于发展机遇期[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5 吴飞;应对国际传播的新挑战[N];中华新闻报;2004年
6 邓建国;从在华外国人的博客看国际传播新途径[N];中华新闻报;2007年
7 记者 杜军玲;非盈利性蓝海国际传播促进会成立[N];人民政协报;2008年
8 记者 韩晓东;蓝海国际传播促进会在京成立[N];中华读书报;2008年
9 梦杨;福莱国际传播宣布上海新领导团队[N];中国贸易报;2010年
10 贺明华 安庆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建立高效的国际传播人才培养体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邱凌;软实力背景下的中国国际传播战略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2 吴立斌;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及影响力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晓男;减少中国在国际传播中的噪音[D];外交学院;2005年
2 李大元;跨文化视野中的国际传播[D];吉林大学;2005年
3 古天姣;国际传播与国家形象的构建[D];吉林大学;2008年
4 吉广荣;汉语大众媒介与汉语国际传播[D];郑州大学;2012年
5 卫然;中国媒体在国际传播下的品牌化战略[D];吉林大学;2013年
6 陈国洲;民间力量利用网络挑战国际传播霸权的个案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7 朱宏江;中国城市形象的国际传播效果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8 钟晓满;中国体育国际传播:挑战与创新[D];成都体育学院;2014年
9 阎玉杰;中日语言国际传播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4年
10 马宁;媒介、意识形态与国际传播[D];四川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2183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2183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