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是”的话语标记化
本文关键词:“问题是”的话语标记化
【摘要】:"问题是"在现代汉语平面已经呈现词汇化倾向,"是"虚化成为词内成分,还出现了脱落现象。"问题是"开始单独形成一个韵律结构,功能向话语标记转变。"问题是"在语篇结构中表现出四种不同功能:(1)"深究"的递进性篇章连接功能;(2)"预设否定"的转折性篇章连接功能;(3)"负面"的评价性标记语功能;(4)"主题变化"的话题标记功能。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H146
【正文快照】: “问题是”是由名词“问题”和判断词“是”连接而成的跨层结构,“问题”的前后往往有其它成分。但当“问题”是光杆形式,“是”后接成分为谓词性短语或一个小句,甚至是比小句大的单位(复句、语篇)时,又当“问题是”之前或前后出现语气停顿,“问题是”则呈现出组块化倾向,意义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董秀芳;“是”的进一步语法化:由虚词到词内成分[J];当代语言学;2004年01期
2 孙慧妍;;“问题是”的篇章连接作用[J];井冈山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3 冉永平;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学研究综述[J];外语研究;2000年04期
4 董秀芳;;词汇化与话语标记的形成[J];世界汉语教学;2007年01期
5 李思旭;;从词汇化、语法化看话语标记的形成——兼谈话语标记的来源问题[J];世界汉语教学;2012年03期
6 方梅;;自然口语中弱化连词的话语标记功能[J];中国语文;2000年05期
7 李宗江;;表达负面评价的语用标记“问题是”[J];中国语文;2008年05期
8 方清明;彭小川;;论“问题”的组配能力与临时概念化功能[J];语言科学;2011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淑华;;论辩论中的话语标记语的功能与作用[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2 黄敏娥;;话语标记语的认知关联论阐释[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3 申丽霞;;话语标记语you know的语用功能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4 朱丽敬;;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学研究综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5 邬华;彭烨霖;;新格赖斯理论在影视作品中话语标记语的语用解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8期
6 李晗韫;;古代汉语话语标记“说不得”探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03期
7 周家春;;国外语用标记语研究概观[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8 陈永进;胡健;;基于语料库的对比标记语习得研究[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9 张和友;;情态确认型“是”字构式中“是”的语义功能[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10 张晓涛;邹学慧;;“谁”特指问与否定的相通性研究[J];北方论丛;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娟;;从关联理论角度探讨话语标记语well的语用功能[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殷治纲;李爱军;王霞;;“嗯”、“啊”类话语标记的语音学研究[A];2007’促进西部发展声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3 安娜;侯敏;;语料库中的插入语标注研究[A];第三届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安娜;侯敏;;基于传媒语言语料库的话语标记自动识别与消歧研究[A];内容计算的研究与应用前沿——第九届全国计算语言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高松;赵怿怡;刘海涛;;汉语特殊结构的句法标注策略[A];中国计算机语言学研究前沿进展(2007-2009)[C];2009年
6 章望婧;;从主谓结构到话语标记——“你说”的主观化及相关问题[A];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论坛论文集[C];2013年
7 郑敏;;转折词“但”、“但是”的日译探析——以新闻报道语料为例[A];外语教育与翻译发展创新研究(第三卷)[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闯仙;现代汉语插入语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郭红;基于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语气范畴若干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谷峰;先秦汉语情态副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董正存;汉语全称量限表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方清明;现代汉语名名复合形式的认知语义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6 姚小鹏;汉语副词连接功能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7 徐欣;基于语料库的英汉小说语篇中话语标记功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8 杨一飞;语篇中的连接手段[D];复旦大学;2011年
9 金智妍;现代汉语句末语气词意义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10 李欣;英语话语标记语的语用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敏;“难不成”的衍生过程[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姜丹丹;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插入语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荣娜;话语标记语的幽默效应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唐薇薇;汉语连词的非连词用法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5 梅那;同素近义单双音节语气副词习得偏误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6 曾检红;限制副词“只”与“X”的粘合[D];南昌大学;2010年
7 汪红英;论让步连接成分“固然”[D];南昌大学;2010年
8 黄e,
本文编号:12202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220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