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从敦煌诗歌看新义衍生的认知机制

发布时间:2017-11-26 00:26

  本文关键词:从敦煌诗歌看新义衍生的认知机制


  更多相关文章: 敦煌诗歌 新义 认知机制 隐喻 转喻


【摘要】:敦煌诗歌新义衍生的认知机制包括隐喻和转喻两种。隐喻按来源划分有来自身体经验、来自生产劳动经验和来自社会生活经验的隐喻三类。转喻则包括整体与部分之间及整体中不同部分之间的转喻两类。
【作者单位】: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敦煌诗词曲词汇研究”(13CYY051)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7批面上一等资助项目“敦煌诗词曲构词研究”(2015M570208)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敦煌诗歌词汇综合研究”(12YJC740029)
【分类号】:H15;I207.22
【正文快照】: 研究词语新义产生的认知机制对汉语词汇发展规律的认识有很大的价值。社会、历史的原因解决了新义产生的必要性问题,那么新义产生的内在机制是什么,也就是什么在提供新义产生的可能性和现实性?从认知的角度看,隐喻(metaphor)和转喻(metonymy)是语言运作的两大基本原则,也是词

【参考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海英;汉语词义引申中的隐喻和转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杨永龙;;青海民和甘沟话的多功能格标记“哈”[J];方言;2014年03期

2 王苗;;论结构助词“家”的来源和演变[J];古汉语研究;2015年03期

3 罗聿言;;论巴马壮语词缀ku:k~(10)-的形成[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4 黄小丽;;日语方位词“上”的语法化考察[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4年04期

5 李计伟;;即:从位移到让步[J];语言学论丛;2013年02期

6 张军;;傈僳语系词的语法化[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宇宏;现代汉语多义词词义引申认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2 陈平;古汉语心理动词词义演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胡娟;朱骏声转注新探[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王云;成语演变现象的考察与分析[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3 李秋月;汉韩基本味觉词认知语义对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4 邵艳辉;聊城方言多义词语义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3年

5 梁浩蕾;基于语料库的名词“东西”指称功能的深度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6 刘晓翔;汉语“衣”词群研究[D];扬州大学;2013年

7 完剑秋;现代汉语温度词的多视角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家煊;转指和转喻[J];当代语言学;1999年01期

2 李勇忠;转喻的认知语用阐释[J];外国语言文学;2003年04期

3 李佐文,刘长青;论隐喻的相似性基础[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4 李新,王晓;英汉动植物隐喻的跨文化比较[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5 唐燕萍;从通感看跨文化隐喻的相似性[J];南京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4期

6 刘金英;换喻和拟人辨异[J];教学与管理;2001年04期

7 汲传波,刘芳芳;词义引申方式新探──从隐喻看引申[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8 杨群雁;转喻的认知功能及其对汉语俗语的认知解读[J];零陵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9 江傲霜;新词语隐喻化的特征及方式[J];红河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10 王松鹤;语言隐喻性的自然科学维度[J];外语学刊;2005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春玲;;从认知的角度浅析李煜《虞美人》中的转喻[J];现代交际;2012年01期

2 于贵锋;;香柏的转喻(组诗)[J];诗林;2012年06期

3 钱春云;;《围城》小说叙事的认知转喻研究[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4年07期

4 龙艳辉;;转喻的认知解读——以苏轼的贬谪词为例[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5 胡梁雁;;李清照诗词中的隐喻和转喻分析[J];襄樊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6 孟津;;“京味文学”:一种别样的“城文学”[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7 岳贵祥;;唐诗中的转喻种类[J];中国校外教育;2010年18期

8 于冬梅;杨燕;;报告文学隐喻、转喻运用的艺术探索[J];作家;2014年14期

9 朱翔;何高大;;析《红楼梦》杨译本的转喻翻译策略[J];名作欣赏;2011年08期

10 项映雪;;唐代琵琶意象的认知诠释[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3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杨柳;李清照词的认知转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2 李琪;隐喻、转喻互动视角下诗歌意义建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3 赵亚肖;《家》中言语行为转喻的语篇连贯作用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3年

4 廖琼;汪曾祺《受戒》的隐喻和转喻分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杰;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研究《宋词三百首》中的转喻[D];内蒙古大学;2014年

6 李林;鲁迅小说中转喻的概念功能分析[D];黑龙江大学;2011年

7 肖音;心智哲学视域下对宋词的言外转喻分析[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5年

8 肖毅;唐诗中温度词的隐喻、转喻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2279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2279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26d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