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通感意象转换的认知与美学阐释

发布时间:2017-12-02 11:18

  本文关键词:通感意象转换的认知与美学阐释


  更多相关文章: 通感 意象 认知 美学


【摘要】:通感隐喻是一种普遍认知方式。感官感觉互相联系,彼此贯通,是通感产生的生理基础。对客观事物的感知可以通过感官际沟通,引起基于相似性的心理联想,是通感产生的心理机制。通感隐喻的认知过程把某一感官域的意象投射至其它感官域,是不同的感官意象之间的转换,且该转换过程具有层级性。通感隐喻意象的转换过程具有很强的美学功能,它以审美体验为基础,是审美想象的结果,同时强化了审美表达。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华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分类号】:H05
【正文快照】: 通感,英语作synaesthesia或synesthesia。从词源看,syn来自希腊语sún,意为together,aesthesia源于希腊语aisthētikós或aisth壝nomai,意为perceive1,synaesthesia即“perceiving together”。据J.A.Cuddon的定义,synaesthesia是“The mixingof sensations;the concurrent ap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彩丽;;通感——从修辞到认知的过程分析[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2 郭焰坤;论汉语通感的范围及其心理机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3 李淑静;;通感的心智“通道”[J];当代外语研究;2012年08期

4 王牧群;;外国诗歌审美通感的认知机制与体验哲学[J];外语学刊;2009年04期

5 宋德生;;通感单向映射的工作机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年08期

6 彭懿;白解红;;通感认知新论[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年01期

7 李国南;论“通感”的人类生理学共性[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6年03期

8 张维鼎;;隐喻意象认知与直觉感悟[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9 岳东生;漫谈通感[J];修辞学习;1994年05期

10 郭焰坤;通感的历史演变及心理基础[J];修辞学习;1998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洪波;胡晓;;以身体部位隐喻为例论隐喻的翻译[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2 胡河宁;;组织意象图式中的组织传播隐喻[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3 张志宏;董粤章;;习语演进的认知诠释[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4 高玲玲;;视觉动词SEE语义演变的认知语用阐释[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5 尹丕安;李健;延宏;;基于效应决策模式的认知言语交际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6 杨增宏;;甲骨文会意字的象似性[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7 王扬;语用预设的特征及其认知阐释[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8 姜_,

本文编号:12447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2447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484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