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海洋与汉语方言

发布时间:2017-12-06 17:17

  本文关键词:海洋与汉语方言


  更多相关文章: 海洋 方言 研究 保护


【摘要】:汉语应该包括中国境内与境外的汉语及汉语方言,汉语的扩散与海洋息息相关。汉语海洋方言并非新出现的,而是从新视角划分汉语方言的结果。汉语海洋方言是汉语方言大板块的一个重要部分。汉语海洋方言由三个层次组成:中国国内沿海的汉语方言,中国的海岛汉语方言,海外各国华人社区的汉语方言。中国要开发新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文化强国,就不能不重视汉语海洋方言的调查研究和保护开发。
【作者单位】: 暨南大学汉语方言研究中心;岭南师范学院人文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海外华人社区汉语方言与文化研究”(14ZDB107);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美国华人社区汉语方言与文化研究”(14AYY005) 广东省社科规划项目“泰国华人社区的汉语方言”(GD13CZW11)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17
【正文快照】: 一、海洋是中国语言文化扩散的重要渠道我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幅员辽阔,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之较早形成了以农耕为主的农业社会。这是一种典型的内陆文明,人们安土重迁,对海洋缺乏了解和兴趣,明清两代的统治者甚至一度实行海禁,闭关锁国。近年来我国与周边一些国家的海洋纠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温馨;;全球化过程中汉语的参与现象[J];东南亚纵横;2007年11期

2 鲜丽霞;;曼德勒华人的语言生活[J];东南亚研究;2008年01期

3 李峰;;泰国汉语教育的历史、现状及展望[J];国外社会科学;2010年03期

4 邵宜,冼伟国;吉隆坡现代粤语阳上变阴去现象解因[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10期

5 徐天云;;印度尼西亚区域性华语社会的特点、发展趋势及对华语教育的影响[J];东南亚纵横;2012年09期

6 李如龙;;海外汉语方言研究的新视野——读《全球华语词典》[J];辞书研究;2013年01期

7 肖海薇;;东南亚地区汉语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国际汉语教学动态与研究;2005年04期

8 鲜丽霞;;缅甸汉语教学简论[J];国际汉语教学动态与研究;2008年01期

9 全莉;;从泰语中汉语借词看泰国民族对华语言态度[J];大学教育;2013年24期

10 陈晓锦;;试论词汇研究在海外汉语方言研究中的重要性[J];北方语言论丛;2013年0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颜春龙;海外华文传媒与华人文化认同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2 祝晓宏;新加坡华语语法变异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3 陈琪;新加坡华语词语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4 黄明;新加坡双语教育发展史[D];厦门大学;2008年

5 陈亚凤;中港新三地的语言规划与新加坡本位小学语文课程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6 王爱平;宗教仪式与文化传承[D];厦门大学;2007年

7 潘家福;新加坡华社的多语现象与语言接触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8 崔东红;新加坡的社会语言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9 樊荣;语言推广与文化融合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10 黄华迎(WONG WAH YIN);马来西亚华语词语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章深;广州“海上丝绸之路”及其相关研究的新进展──“广州与‘海上丝绸之路’学术座谈会”评述[J];岭南文史;2001年03期

2 阮应祺;海上丝绸之路航线上雷州半岛主港概述[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3 盛观熙;;海上丝绸之路与明州港[J];内蒙古金融研究;2003年S3期

4 曾昭璇;一部反映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历史的巨著——评黄启臣主编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史》[J];岭南文史;2003年03期

5 王元林;《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史》评介[J];中国史研究动态;2004年07期

6 林浩;关于宁波“海上丝绸之路”各个时期特点的探讨[J];东方博物;2005年02期

7 文耀;;《宁波与海上丝绸之路》简介[J];考古;2007年03期

8 黄启臣;;一部反映广东海上丝绸之路的新著——评顾涧清等著《广东海上丝绸之路研究》[J];岭南文史;2008年03期

9 刘伟民;;文化主义与广东海上丝绸之路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12期

10 张开城;;论广东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J];南方论刊;2011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盛观熙;;海上丝绸之路与明州港[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四辑)[C];2003年

2 盛观熙;;海上丝绸之路与明州港[A];福建省钱币学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第五次东南亚历史货币暨海上丝绸之路货币研讨会专辑[C];1994年

3 朱亚非;;论早期北方海上丝绸之路[A];三条丝绸之路比较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4 陈潮;;试论海上丝绸之路兴起的原因[A];三条丝绸之路比较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5 钟来全;;中国—东盟博览会“新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谈区域文化传统在全球化进程中的现代化[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6 李金明;;从水下考古发现看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A];海洋文化与福建发展[C];2011年

7 徐心希;;海上丝绸之路综论[A];福建省钱币学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第五次东南亚历史货币暨海上丝绸之路货币研讨会专辑[C];1994年

8 吴平;;海上丝绸之路货币探索[A];福建省钱币学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第五次东南亚历史货币暨海上丝绸之路货币研讨会专辑[C];1994年

9 张书裔;;海上丝绸之路与琼州的开发[A];福建省钱币学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第五次东南亚历史货币暨海上丝绸之路货币研讨会专辑[C];1994年

10 何振良;李玉昆;;略论海上丝绸之路与泉州[A];福建省首届海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士民;宁波与“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N];中国文物报;2002年

2 邬凤英;寻找海上丝绸之路[N];中国商报;2004年

3 李文昌;宁波“海上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综述[N];中国文物报;2006年

4 记者 袁锋;海上丝绸之路值得珍惜[N];海南日报;2007年

5 记者 李耀华 通讯员 崔锦明;海上丝绸之路与海州佛教文化论坛举行[N];连云港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阎承骏 秦玉;一条古老而鲜为人知的北方海上丝绸之路[N];大连日报;2010年

7 记者 孙漪娜;“大运河与海上丝绸之路”论坛在宁波举行[N];中国文物报;2010年

8 记者 谢安良;“大运河与海上丝绸之路”宁波论坛举行[N];宁波日报;2010年

9 刘宇艳 申开波 江崇本;海上丝绸之路申遗进入联合攻坚[N];中国旅游报;2011年

10 记者郭潇雅;七城市联合为“海上丝绸之路”申遗[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佳伟;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国海权建设[D];暨南大学;2015年

2 李骁;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安全风险及其应对[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5年

3 陈燕娜;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的公众利用及提升对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4 胡灵娟;广州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保护机制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5 张洪雨;海上丝绸之路背景下的境外枢纽港口选点分析[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6 谢建伟;浅析唐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佛僧求法热潮[D];湖南科技大学;2009年

7 李连环;从宋代海上丝绸之路看中国的对外交往[D];外交学院;2015年

8 曾凡东;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的发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9 邓阳阳;东北亚地区元代海上丝绸之路瓷器贸易[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年

10 南雪芹;中国“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探析[D];暨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2593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2593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839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