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波讨源,守本开新——论中国传统译论的特质及我们应有的态度
本文关键词:沿波讨源,守本开新——论中国传统译论的特质及我们应有的态度
【摘要】:本文首先讨论中国传统译论的界定问题,继而总结中国传统译论的主要特点,即在论述方式上重直觉、重体认,在理论脉络上是内容的、纵向的,在形态结构上则零散不成体系。文章继而论证中国传统译论的特点源自中国传统哲学的主观性、综合性和具体性等特质。文章认为,中国传统译论的特点有其民族、文化的根源性和历史的必然性,是中国人思想体系和思维方式的体现,其核心价值和精神理应得到学术界的正视、肯定和守护。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
【分类号】:H059
【正文快照】: 1序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内有学者提出建立翻译学以来,国内翻译研究领域取得的进展是有目共睹的。不过,如果我们对现状作深入、客观的审视的话,就会发现我们的翻译理论界实际上正处于一种“生态失衡”的局面。具体而言,就是相当一段时间以来,在我国的翻译研究领域,西方译论似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孔祥立;;对中国传统译论几个问题的再思考[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2 吕俊;;目前我国译学研究的困境与出路[J];上海翻译;2014年03期
3 张思洁;;中国传统译论范畴及其体系略论[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年05期
4 张南峰;从边缘走向中心(?)——从多元系统论的角度看中国翻译研究的过去与未来[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5 王宏印,刘士聪;中国传统译论经典的现代诠释——作为建立翻译学的一种努力[J];中国翻译;2002年02期
6 司显柱;对我国传统译论的反思——关于翻译技巧研究的思考[J];中国翻译;2002年03期
7 谢天振;论译学观念现代化[J];中国翻译;2004年01期
8 张佩瑶;;重读传统译论——目的与课题[J];中国翻译;2008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鸿芹;王忠;周春辉;;英语术语“Sport”的译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2 郑鸿芹;;翻译原则、策略、方法与技巧的概念范畴及其关联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3 程永生;描写与交际——我国现代翻译理论研究的两大主题[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4 赵诚;通天塔里的镣铐舞者——也谈文学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5 许文胜;;从汉语外来新词研究看文化策略的变迁[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6 朱义华;;论民俗表演艺术样式的译介及其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7 李志英;异化、归化的理据与层面[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8 张杰;;多元系统论视角下的鲁迅异化翻译理论[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9 夏s,
本文编号:12742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274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