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语语言学研究探索
本文关键词:手语语言学研究探索
更多相关文章: 语言学发展 语言教学 聋校 应用语言学研究 语言研究 研究成果 手形 视觉符号 理论语言学 语言学理论
【摘要】:正人类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语言学界一般认为是口语和书面语。随着手语研究逐步深入,一方面对于聋校语言教学有着越来越多的实际帮助,另一方面也使我们重新审视语言学的传统研究领域。传统语言研究着眼于健听人听觉符号的结构和功能分析,手语从视觉符号作为传递信息工具的独特性视角拓展了对于语言作为人类交流工具的传统认识,丰富了语言学的理论内涵。本综述拟通过梳理手语研究成果对理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研究的借鉴、
【作者单位】: 绥化学院学报编辑部;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2014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编号:12544108)
【分类号】:H026.3;R764
【正文快照】: 人类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语言学界一般认为是口语和书面语。随着手语研究逐步深入,一方面对于聋校语言教学有着越来越多的实际帮助,另一方面也使我们重新审视语言学的传统研究领域。传统语言研究着眼于健听人听觉符号的结构和功能分析,手语从视觉符号作为传递信息工具的独特性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慧兰;;手语语言学势在腾飞——特邀编审的话[J];当代语言学;2011年02期
2 D.Brentari;张吉生;;《手语》评介[J];当代语言学;2011年03期
3 高伟 ,郭瑾 ,曾碚凯;手语研究的方向与现状[J];电子技术应用;2002年11期
4 衣玉敏;;港台手语语言学研究概况[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5 张宁生;;对聋哑儿童进行口语训练的心理学意义[J];辽宁师院学报;1981年04期
6 陈小红;;手语类标记与类标记谓语研究述评[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7 郑璇;;中国手语的语言地位(Ⅱ)[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0年01期
8 李恒;吴铃;;世界少数民族手语保护:现状与启示[J];世界民族;2014年03期
9 方俊明,何大芳;中国聋人手语脑功能成像的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3年02期
10 国华;;威廉姆·斯多基和他的手语语言学研究评介[J];中国特殊教育;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俊飞 孙照翠 江苏师范大学语言科学学院;江苏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梅;;英汉时间隐喻空间化认知对比研究[J];毕节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2 陈梅芳;;怎样提高手语教学效果[J];才智;2011年31期
3 洪国慧;;关于聋人手语习得的文献研究[J];才智;2012年09期
4 张晓梅;;中国手语与美国手语的比较[J];长春大学学报;2009年12期
5 姜晓微;;中国高等艺术教育中手语规范化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6 张晓梅;王惠;;中日手语手指语、词汇构成和句式表达的比较[J];长春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7 钟卫;;手语的视觉语言性[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8 邓慧兰;;手语语言学势在腾飞——特邀编审的话[J];当代语言学;2011年02期
9 吕会华;高立群;;中国手语的关系从句[J];当代语言学;2011年02期
10 麦里筱;;“时”与“寺”:一个中西比较个案语源[J];中国文字研究;2009年0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陈文华;;论手语的基本要素——语形的内涵及相关类型[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一专辑)[C];2006年
2 陈晓燕;;服装色彩对电视手语译语质量的影响[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2年会论文集[C];2012年
3 纪存;;Interpreting译名浅探[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3年年会暨海峡两岸翻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4 毛洋洋;;手语翻译职业在中国的发展状况:困难与前景[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3年年会暨海峡两岸翻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5 陈硕;周世斌;;首都师范大学本科学生毕业论文 音乐训练对聋哑儿童康复作用的调查与探究[A];第三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郑茂平;;国外音乐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最新趋向及其反思——从传统实验到EEG、ERP、FMRI[A];第三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雷江华;程三银;冯会;;我国特殊儿童认知研究的新进展[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十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允敬;现代汉语单音节形容词的认知语义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2 时兵;古汉语双宾结构研究[D];安徽大学;2002年
3 王春立;面向大词汇量的连续中国手语识别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4 王彤;俄、汉语时间范畴多视角对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5年
5 胡雅梅;聋人大学生身份认同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6 蒋颖;汉藏语系名量词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7 王庭照;聋人与听力正常人图形视知觉加工能力的比较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迟旭;针刺后溪、中渚、外关穴脑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7年
9 倪兰;中国手语动词方向性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10 赵亮;空间词汇系统的认知语义分析[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文超;重听大学生边缘性处境的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2 俞旦;聋哑人就业中的社会排斥与融合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冯玉花;维吾尔文本驱动的基于VRML虚拟人手语库的构建[D];新疆大学;2011年
4 孙欢欢;聋人家庭手势调查报告[D];复旦大学;2010年
5 周佳;基于手势数据分析的地方手语的合成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6 任永军;现代汉语空间维度词语义分析[D];延边大学;2000年
7 吴彩娟;学龄初期聋童与健听儿童汉字学习心理的实验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1年
8 张彦群;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及原因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9 吴婷婷;基于OpenGL与运动学模型的手势合成[D];上海海事大学;2004年
10 葛修娟;视觉文化对聋童智力开发的价值探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秋凝;过渡语理论在外语教学中的指导意义[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S1期
2 邹丽娟;丁国盛;李妍妍;;手语神经机制的研究回顾及展望[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3 ;关于中国手语研究与推广工作的调查研究[J];中国残疾人;2006年09期
4 梁银峰;;从历史来源看“们”的语法意义[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5 曾凯;过渡语在外语学习中的特殊地位[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6 Joseph H.Greenberg;陆丙甫;陆致极;;某些主要跟语序有关的语法普遍现象[J];国外语言学;1984年02期
7 游顺钊;徐林;;基本手势序和词序共性所受的制约[J];国外语言学;1986年02期
8 石定栩;洋泾浜语及克里奥语研究的历史和现状[J];国外语言学;1995年04期
9 邓慧兰;手语语言学与语言习得研究的关系[J];当代语言学;2002年03期
10 储泽祥,邓云华;指示代词的类型和共性[J];当代语言学;2003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衣玉敏;上海手语的语音调查报告[D];复旦大学;2008年
2 郑璇;上海手语非视觉概念表达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3 李线宜;上海手语类标记结构调查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魏贤辉;医学语言学[J];医学理论与实践;1995年05期
2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郅友昌;张晓燕;;俄罗斯认知语言学的发展[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2 夏中华;;现代语言学引论[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9-2010年度][C];2013年
3 李树金;;篇章研究之管见[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路越;以方法自觉建立有中国特点的语言学学术话语体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2 哈尔滨工程大学 袁菲;把握语言学发展的圭臬[N];光明日报;2013年
3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宗守云;努力做大、做广、做深语言学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4 本报记者 张春海;纪录语言学:为语言全方位存照留声[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5 赵世开;语言学研究在中国:回顾和展望[N];中华读书报;2003年
6 罗桂花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互动语言学:语言产生于互动 互动塑造语言[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7 程书秋 哈尔滨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世界语言学发展的线索图[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研究所 王馥芳;认知语言学本质上反对语言学固有传统[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9 记者胡言午;交叉学科成语言学研究趋势[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10 澳门科技大学 李开;文化和哲理双楫推动语言学演进[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家胜;级次与标准理论的语言学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苏章海;进化与融合:中西语言学元语言关键词系统对比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2 冯文贺;基于语病评判的语言学研究与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2747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2747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