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虚拟位移主体认知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1 23:21
本文关键词:英汉虚拟位移主体认知对比研究 出处:《外语学刊》2016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已有的研究认为,英汉虚拟位移主体应具有无生命性、不可位移性、空间延展性等语义特征。通过分析大量语料,我们发现位移主体实际上还应具备连贯性这一语义特征。此外,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具有不同的时间性与空间性特征,英汉位移主体在时间和距离的表达上有很大的不同——英语趋向时间性,而汉语倾向距离性。再者,在动词的选用上,汉语倾向于选用路径动词,抑制方式动词;英语在两者上均有一定频率的使用。本文的研究成果对认知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翻译研究以及对外汉语教学都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作者单位】: 华南理工大学;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英汉虚拟位移构式的二语习得研究”(15BYY066) 广东省社科基金项目“中国英语学习者习得英语虚拟移位构式的实证研究”(GD13CWW03)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195
【正文快照】: 1引言认知语言学家(Langacker 1987;Ungerer,Schimid 1996;Talmy 2000等)认为,位移(motion)是自然界中最基本、最普遍的现象之一,人类无时无刻不在经历、体验和观察位移现象。在大量位移经验的基础上,人类建构起“位移”范畴,以意象图式或认知模型的表征方式储存在大脑中。对,
本文编号:13175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317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