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格理论的新构想
本文关键词:有关格理论的新构想 出处:《外国语文》2015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管辖约束理论的框架下,格被分为结构格和内在格,它们在指派方式上有很大差异。在最简方案中,这一区别被继承下来。最简方案主张,结构格是不可解特征,需要核查;内在格是可解的,无须核查。本研究认为,在最简方案中,区分结构格和内在格的基础已不存在,因此,它们应该被统一处理。它们都可以被看作是不可解释的特征,都需要核查。这种设想不但具有理论优势,而且还有事实支撑,同时,还为汉语外部领有关系的探讨铺平了道路。
【作者单位】: 浙江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领属分离现象的句法、语义和处理机制研究”(15NDJC172YB) 浙江工业大学人文社科研究中心重大项目“外部领有结构的生成与解读机制研究”(Z2014023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H04
【正文快照】: 1.引言很多语言都有显性的格,它能标示名词和它的中心语之间的关系(Blake,2004)。借助于一个名词所带的格特征,我们就可以猜出该名词在句子中所充当的功能。由于格在自然语言中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在传统语法研究中,它很早就引起了学者的注意,不过,其地位并不高。在生成语法早期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徐杰;两种保留宾语句式及相关句法理论问题[J];当代语言学;1999年01期
2 温宾利,陈宗利;领有名词移位:基于MP的分析[J];现代外语;2001年04期
3 程杰;;论分离式领有名词与隶属名词之间的句法和语义关系[J];现代外语;2007年01期
4 温宾利;田启林;;基于语段的领有话题结构移位分析[J];现代外语;2011年04期
5 潘海华;韩景泉;;汉语保留宾语结构的句法生成机制[J];中国语文;2008年06期
6 司富珍;;影响领属结构歧义解读的语义辖域因素[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9年03期
7 马志刚;;局域非对称成分统制结构、题元角色和领主属宾句的跨语言差异[J];语言科学;2008年05期
8 田启林;;指示代词对准双宾结构的影响探析[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5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熊仲儒;;领属性致使句的句法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2 方勇;王优;;两种领有名词移位句式中动词的语法和语义分析[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3 李雪梅;;移位理论研究现状初探[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年05期
4 姜玲;;2009年中国生成语法研究述要[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0年11期
5 谭晓平;;汉语“被”字句生成句法研究综述[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6 安丰科;安胜昔;;领主属宾句的事件语义分析[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7 蒋于花;;现代汉语语法艺术研究综述[J];大家;2010年02期
8 杨国文;汉语“被”字式在不同种类的过程中的使用情况考察[J];当代语言学;2002年01期
9 彭玉海;;俄罗斯语言学家В.Г. Гак的研究述评[J];当代语言学;2007年04期
10 徐杰;;领有名词的提升移位与多项名词性结构的切分方向[J];当代语言学;2008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巍峰;主题与主题标记结构的语序类型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罗天华;施格语言的形态—句法关联[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朱俊阳;现代汉语双事件结构衍生关系的被动式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4 王娟;疑问语气范畴与汉语疑问句的生成机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刘志富;现代汉语领属性偏正结构及其相关句法现象[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涛;汉语句法移位的神经语言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7 冯文贺;汉语连词及其相关结构的依存分析[D];武汉大学;2011年
8 郭印;汉英致使交替现象的认知功能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9 程丽丽;十八世纪中叶到二十世纪末北京话被动式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10 黄淑美;动宾结构汉英机器翻译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敏;现代汉语广义领主属宾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侯珍;汉语NP_1-Vi-NP_2句式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李林泽;基于典型理论的中英及物性对比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郭彭冰;现代汉语予夺不明义双及物结构歧义现象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刘芳;英汉作格动词的句法与语义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6 许文平;英语母语者汉语非宾格动词习得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7 郑香清;英汉存现句对比研究[D];延边大学;2011年
8 程荣;英汉被动结构句法对比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9 韩悦;关于领属性名词短语分裂移位的初探[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艳;“上来”的综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杰;两种保留宾语句式及相关句法理论问题[J];当代语言学;1999年01期
2 杨素英;从非宾格动词现象看语义与句法结构之间的关系[J];当代语言学;1999年01期
3 石毓智;论汉语的结构意义和词汇标记之关系——有定和无定范畴对汉语句法结构的影响[J];当代语言学;2002年01期
4 徐杰;;领有名词的提升移位与多项名词性结构的切分方向[J];当代语言学;2008年03期
5 安丰存;;题元角色理论与领有名词提升移位[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6 杨大然;;领有名词短语分裂与汉语话题结构[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7 李绍群;;联合式动词的动宾化现象及其动因[J];求索;2011年04期
8 熊学亮;湛朝虎;;从PP形式观测双宾构式中的动词[J];外语教学;2009年06期
9 陈宗利;肖德法;;“领主属宾句”的生成句法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年08期
10 刘安国;汉语中的多重主语结构及其句法分析[J];现代外语;1999年02期
,本文编号:13297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329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