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新式标点符号与“五四”白话

发布时间:2017-12-25 14:21

  本文关键词:新式标点符号与“五四”白话 出处:《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新式标点符号 “五四”白话 言文一致 深入 繁复


【摘要】:汉语对西方标点符号的认知到规范采用是汉语现代转型的内容之一。本文梳理了中国人从晚清遭遇西方标点符号到1990年国家语委和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标点符号用法》这一百多年的轮廓;简要分析了"问号"、"叹号"、"省略号"、"破折号"的特殊性;探讨了新式标点符号给"五四"白话带来的变化:语气上的言文一致,意义上的深入开拓,结构上的丰满繁复。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上海市语文教育教学研究基地;
【分类号】:H155
【正文快照】: 一汉语现在所使用的标点符号共有16种,这在1990年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的《标点符号用法》中有明确规定。这16种符号分点号和标号(见表一和表二)。点号的功能是点断,标号的功能是标示。点号有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建强;;再论标点的语用功能翻译[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2 江山丽;;“例如”是词还是词组[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3 蒋金星;刘勇兵;;《订讹类编》卷三重文号研究条原貌辨[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4 刘伯崇;;地质报告中连接号使用说明与辨析[J];甘肃地质;2011年03期

5 袁晓川;;南京国民政府推行公文标点符号的过程及其成效[J];档案学通讯;2014年01期

6 欧梦越;林大津;;严复《英文汉诂》考辨[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7 王晶波;邹旭;张鹏;;敦煌文献书写符号的普查与分类研究[J];敦煌研究;2014年05期

8 刘晓明;郑振峰;;“切音字运动”理论与实践价值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9 李超;;浅论戊戌变法时期的文字改革运动[J];黑龙江史志;2011年20期

10 萧世民;萧红艳;;也说叠用符——谈叠用符的历史沿革及“正名”之必要[J];井冈山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赵健;晚清翻译小说文体新变及其影响[D];复旦大学;2007年

2 张玉玲;网络语言的语体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3 邢梅;《圣经》官话和合本句法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4 黄建年;农业古籍的计算机断句标点与分词标引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5 罗言发;澳门粤语音系的历史变迁及其成因[D];北京大学;2013年

6 刘晓明;清末至新中国成立(1892-1949)汉字改革史论[D];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

7 王晓彬;古籍标点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3年

8 童志斌;文言文课程目标与内容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若丰;高中语文教材相同篇目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超;清末文字改革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谢琼;翻译规范对文学翻译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勇兵;《订讹类编 续补》所涉语言文字若干条目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5 蒋莉;楚秦汉简标点符号初探[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6 高叶青;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7 樊德华;《论语》语气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8 袁月;汉字长寿原因探秘[D];西北大学;2007年

9 黄健;胡适的修辞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10 景浩;《史记论文》批评[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心风;“不治之症”有了治[J];语文建设;1989年01期

2 许寿椿;评对拼音文字“言文一致”的误解和迷信[J];汉字文化;1992年03期

3 齐晓红;;作为“天足”运动的大众语——由“别字”讨论说开去[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2年05期

4 邓伟;;论梁启超“文界革命”与汉语书面体系变革[J];青海社会科学;2009年02期

5 杨宏;启蒙与建构——鲁迅与胡适语文观之比较[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6 袁先欣;;国语中的“言”与“文”[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7 高更生;字体代变 趋易避难——读《一目了然初阶》有感[J];语文建设;1992年09期

8 ;[J];;年期



本文编号:13331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3331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7fc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