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分进和并进两种教学模式下非汉字圈初级汉语学习者的正字法意识
本文关键词:语文分进和并进两种教学模式下非汉字圈初级汉语学习者的正字法意识 出处:《语言教学与研究》2015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采用纸笔测验,考察语文分进和语文并进两种教学模式下非汉字圈初级汉语学习者的汉字正字法意识。研究结果发现,两种教学模式下初级阶段的非汉字圈学习者都已经产生了汉字正字法意识,都产生了部件位置意识和部件意识,并且两种教学模式下学习者的汉字正字法意识并未表现出差异。
[Abstract]:The pencil and paper test, investigation into Chinese Orthographic Awareness Chinese characters and Chinese and two kinds of teaching modes of non circle Chinese characters of primary Chinese learners.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showed that the primary stage of the learning circle Chinese characters in two modes of teaching are produced Chinese characters have "law consciousness, position consciousness and components part of consciousness, did not show differences in learning Chinese characters orthographic awareness and two kinds of teaching mode.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国际汉语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汉语二语学习的认知过程与高效率教学模式研究”(12&ZD224)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13wkpy18)资助
【分类号】:H195
【正文快照】: 一引言汉字圈是指曾经或现在仍然使用汉字的区域,包括日本、朝鲜、韩国、越南等国家。非汉字圈指没有任何汉字背景的国家。目前,非汉字圈的留学生在来华学习的留学生中占了很大比例。汉字的特殊性导致汉字学习成为非汉字圈汉语学习者汉语学习的难点之一。如何有效提高非汉字圈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鸿清;对汉字的再认识[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2 冯丽萍;非汉字背景留学生汉字形音识别的影响因素[J];汉字文化;2002年03期
3 潘德孚;论汉字拆分的系统性[J];汉字文化;2002年04期
4 柳燕梅;江新;;欧美学生汉字学习方法的实验研究——回忆默写法与重复抄写法的比较[J];世界汉语教学;2003年01期
5 王宁;论汉字规范的社会性与科学性——新形势下对汉字规范问题的反思[J];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03期
6 尉万传;毕艳霞;;东南亚华裔留学生汉字偏误考察报告[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7年06期
7 吴贺;;俄罗斯首例汉字科学化教学方案——19世纪王西里的汉字识记体系分析[J];世界汉语教学;2008年01期
8 徐英英;;“语音字元带字”汉字学习法[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1期
9 王骏;;留学生汉字习得的相关因素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9年01期
10 刘晓丹;周延欣;;试论汉字修辞格的审美功能[J];井冈山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李淑萍;;汉字部件暨词汇教材制作之构想[A];全国“大学语文”课程教材与教法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2 王建勤;高立群;;欧美学生汉字形音意识发展的实验研究[A];对外汉语教学的全方位探索——对外汉语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3 洪桂治;;浅谈汉字教材与对外汉字教学[A];第二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刘荣;刘娅莉;;欧美中高级汉语学习者汉字学习与汉语水平的提高[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季洪光;《土生说字》妙解汉字内涵外延[N];科技日报;2009年
2 杜永道;六十年来我国颁布多项汉字标准[N];语言文字周报;2009年
3 作者系北京语言文化大学汉语学院教师 贾颖;集中识字与母语讲解[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
4 光明网记者 朱越 战钊;“汉字热”中热议汉字文化传承[N];光明日报;2013年
5 耿悦 饶星 忠一;曲万波和他的“汉宇通”[N];科技日报;2008年
6 彭勇;《土生说字》全卷本系列丛书面世[N];中国信息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赵凤华;《汉字部首表》让汉字应用更方便[N];科技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刘昊;汉字部首检字法有了统一标准[N];北京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刘翔;汉字生成系统构建探索[D];西南大学;2011年
2 张英俊;对越汉字教学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3 刘靖年;汉字结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蓉;零起点非汉字圈留学生汉字读写偏误个案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2 李平;对外汉语初级阶段随文识字类汉字教材的个案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3 韩冠玲;泰国学生汉字学习策略的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4 李欣;“范例教学”对汉字形声字教学的有效性初探[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5 刘瑜;对外汉语教学中汉字认读层次教学法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1年
6 施莎;基于《基础汉语40课》(上)的对外汉字教材探索与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金兰;泰国学生汉字习得途径和方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8 尉万传;东南亚华裔留学生汉字偏误综合考察[D];暨南大学;2004年
9 黄思贤;汉字取象构形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10 刘晓丹;汉字修辞格的功能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3693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369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