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地方普通高校大学语文文言文教学探索与实践
本文关键词:应用型地方普通高校大学语文文言文教学探索与实践 出处:《语文建设》2015年1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文言文是大学语文教材和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认为要实现文言文语言、文化等方面的教育和传承目的,应本着古今观照、学以致用的学习理念,认真研究文本,细化教学目标,辅以兴趣提升和能力培养为目的的教学方法改革,并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提升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和学习兴趣。
[Abstract]:Classical Chines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ollege Chinese teaching materials and teaching. This paper argues that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classical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and cultural heritage, etc., should be in line with the ancient and modern perspective, their learning concept, carefully study the text, refinement of teaching objectives, training with increased interest and ability for the purpose of teaching methods and reform. Actively carry out the second class, improve students' interest in reading and studying classical Chinese.
【作者单位】: 安康学院;
【基金】:陕西省教育厅重点教改项目(13BZ55) 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规划办项目(SGH13408)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H193
【正文快照】: 引言文言文是大学语文教材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高人文素养的重要学习途径。然而,由笔者组织的全国多所高校共2800余名在校大学生参加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只有17%的学生喜欢文言文,这样的教学现状势必严重影响大学语文的教学效果和课程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李重;;现代语文教育的重心位移及发展路向探析[J];教育科学研究;2011年11期
2 于洋;;关于新课程背景下文言文教学改革实验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3年08期
3 钱梦龙;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J];中学语文教学;1997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佳;;激发五年制高职学生文言文学习兴趣的方法探究[J];成才之路;2009年31期
2 杨培诚;;以渔易鱼:谈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J];成功(教育);2012年04期
3 熊小林;;文言文教学要“敢”于变法[J];当代教育论坛(下半月刊);2009年05期
4 袁玉全;;初中学生自主完成浅易文言文阅读的教学反思[J];读与写(教师教育);2008年03期
5 刘海玲;;用想象激发文言文学习的兴趣[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年11期
6 肖连珠;;教出“本色”文言文[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7 欧荣伟;;摭谈如何提高初中古文教学的实效性[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15期
8 董潇霄;;浅谈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古文的教学现状[J];才智;2012年36期
9 陈星旋;;中学语文文言文教学的研究[J];高考(综合版);2013年04期
10 王晓莉;;改善文言文教学的对策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于龙;现代语文课程话语考论[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2 胡虹丽;坚守与创新:百年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邹铁夫;论争与存在—文言的现代命运[D];南开大学;2013年
4 童志斌;文言文课程目标与内容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波;古诗文教学与儒家文化[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丹丹;高中文言文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朱晓燕;中学文言文教学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秦萍;二期课改背景下的初中文言文教学[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任皎雪;高中古诗文教学与学生思维的培养[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电春;模仿古文篇章写法,提高记叙文写作水平[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杨帆;关于提高高中文言文教学效率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鲁滨;高中文言文课堂教学问题及策略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黄宗贤;中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目标比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10 肖荔;高中语文选修课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雷良启,余应源;吸收当代语言学的适用理论建构语文教学科学化的言语知识体系[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2 崔允o7;;课程实施的新取向: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J];教育研究;2009年01期
3 郑敏;;世纪末的回顾:汉语语言变革与中国新诗创作[J];文学评论;1993年03期
4 黄行福;从我国语文教育的历史看语文教育本体的演变[J];江西教育科研;1997年05期
5 周庆元;胡虹丽;;文言文教学的坚守与创新[J];中国教育学刊;2009年02期
6 胡根林;;2011版语文新课标的“不变”与“变”[J];中国教育学刊;2012年06期
7 张建桥;;当代教学理论的反科学倾向及其根源[J];中国教育学刊;2012年07期
8 洪镇涛;;是学习语言,还是研究语言?——浅论语文教学中的一个误区[J];中学语文;1993年05期
9 庄文中;构建中学语言教学体系[J];中学语文教学;1998年01期
10 汪锋;陈卓娅;;高中文言文教学状况不容乐观——北京大学大一新生文言文水平调查[J];语文建设;2012年2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银华;大学语文的人格美育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4年09期
2 林亦农;大学语文课程的二向三深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04年12期
3 王伟;“大学语文”课程的功能性思考[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4 陈遗勋;对新时期大学语文课程的思考[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S2期
5 曹坚;"大学语文"基础课程现状及教学改革设想[J];市场周刊(管理探索);2004年S2期
6 彭根来;课内课外相结合的原则适用于大学语文的教学[J];教书育人;2004年12期
7 李汝中;;浅谈如何加强高职大学语文课程建设[J];教育与职业;2005年32期
8 刘新英;关于大学语文的几点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05年02期
9 刘永红;大学语文与公安院校的人文教育[J];公安教育;2005年08期
10 刘桂传 ,曹红卫;立足课堂 周边辐射 引导自学——关于“大学语文”教学的几点尝试[J];中国成人教育;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吕瑞华;;“大学语文”教学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A];贵州省写作学会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朱家珏;;守望文化传统 教好大学语文[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3 彭榕华;;浅谈大学语文对提高医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六届医古文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章文艳;;大学语文真能被遗忘吗?——浅析提升大学语文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性[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李燕群;;浅谈当前“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几大关键[A];2012管理创新、智能科技与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6 卜祥忠;;关于大学语文的几点思考[A];全国“大学语文”课程教材与教法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7 陈传万;陈田田;;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语文之出路[A];全国“大学语文”课程教材与教法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8 姜斌;;大学语文课程开发之我见[A];全国“大学语文”课程教材与教法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9 由婧涵;;地方高校大学语文分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A];全国“大学语文”课程教材与教法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10 张万仪;;网络环境下大学语文的教学和学生的发展[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据《光明日报》;大学语文:遭遇前所未有的尴尬[N];中国教育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黄蔚;大学语文:何时走出尴尬[N];中国教育报;2004年
3 “光明视点”记者:邢宇皓 本期策划:夏欣 徐可;遭遇尴尬的大学语文[N];光明日报;2004年
4 本报记者 吕绍刚;大学语文:把“败坏”的胃口调试过来[N];人民日报;2005年
5 曾军 杜娟 黄明 李漫天 张箭;大学语文,从“新”理解[N];社会科学报;2004年
6 华东师范大学 徐中玉;大学语文:不该站在边缘的课程[N];社会科学报;2004年
7 温儒敏;“大学语文”的教学困扰和改革尝试[N];中华读书报;2003年
8 本报记者 汪瑞林;大学语文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N];中国教育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汪瑞林;大学语文改革难在哪[N];中国教育报;2007年
10 薛涌;美国人如何拯救大学语文[N];新华日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银;高等职业教育中大学语文课程现状及原因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管齐峰;成都高职学院“大学语文”课程设置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3 张妍;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研究[D];扬州大学;2009年
4 陈嫣嫣;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及改革取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梅健;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教学衔接问题初探[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莫志华;设计艺术类大学语文学习方略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刘奇军;大学语文课程建设刍议[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8 陈玉蓉;关于分级构建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体系的设想[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9 王继红;大学语文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张琪;五本“大学语文”教材比较研究[D];扬州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4233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423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