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句法与音系接口研究:来自汉语方言连读变调的论证》介绍

发布时间:2018-01-23 20:04

  本文关键词: 句法范畴 连读变调 接口 音系学 韵律层 交互关系 顶尖学者 短语 句法结构 汉语 出处:《当代语言学》2017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1.概述句法与音系接口研究主要处理语法组织两大模块音系与句法之间的交互关系,是现代音系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句法与音系接口研究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此后大量的顶尖学者致力于此,为句法与音系接口理论的建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世纪90年代,优选论诞生,句法与音系接口研究也受惠于该理论,研究框架、范式、视角更新,新观点、原则、理论不断提出。然而,句法与音系接口仍存在很多开放性的、具有争议的问题,有待跨语言的深入研
[Abstract]:The research of syntactic and phonological interface mainly deals with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honology and syntax of two modules of grammatical organization. Syntactic and phonological interface research emerged in the middle and late period of 1980s, after which a large number of top scholars devoted themselves to it. It laid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yntactic and phonological interface theory. In 90s, the theory of choice was born, and the research of syntactic and phonological interface also benefited from the theory, research framework, paradigm, perspective renewal. New ideas, principles, and theories have been put forward.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many open and controversial issues concerning syntactic and phonological interfaces, which need to be studied in depth across languages
【作者单位】: 天津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生成音系学框架下的汉语连读变调研究”(编号:13YJC740125)资助,为其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17-5
【正文快照】: 1. 概述 句法与音系接口研究主要处理语法组织两大模块音系与句法之间的交互关系,是现代音系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句法与音系接口研究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此后大量的顶尖学者致力于此,为句法与音系接口理论的建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世纪90年代,优选论诞生,句法与音系接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岳中奇;;“几乎”的句法范畴意义及功能[J];语言研究;2007年04期

2 杨小璐;;儿童早期句法发展:基于规则还是基于使用?[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2年04期

3 郑良伟;词汇扩散理论在句法变化里的应用——兼谈台湾官话“有”字句的句法变化[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0年01期

4 李佳;;武汉方言的句法程度表示法[J];文学教育(上);2007年02期

5 黄晓彬;;论二语习得者句法意识的培养[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7期

6 周临舒;蒋存梅;杨玉芳;;音乐和语言句法认知的比较[J];科学通报;2012年Z2期

7 蒋绍愚;;词义变化与句法变化[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8 杨晓倩;;探索中西文化精神差异在汉英语法层面的体现——以形态句法范畴为例[J];青年文学家;2011年23期

9 李可胜;邹崇理;;基于句法和语义对应的汉语CCG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10 裴银汉;;也谈明代的上声连读变调现象[J];中国语文;200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洪君;;普通话节律与句法语用关联之再探[A];第八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王晓梅;;天津方言三字组的连读变调[A];新世纪的现代语音学——第五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3 王萍;;邯郸话二字组连读变调的音系分析[A];新世纪的现代语音学——第五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4 丁维莉;;An Analysis of Tone Sandhi in Disyllabic Sequence in Huangxian County Dialect[A];第六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3年

5 毛洪波;;汉语连读变调解释性研究述评[A];第六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3年

6 唐健雄;;满城话连读变调的层次[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7 房青;;湘潭方言声调及连读变调的优选论分析[A];第六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3年

8 吕东莲;;河北狼山话的声调及连读变调[A];第六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3年

9 尹玉霞;;汉语连读变调对优选论的挑战[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10 胡伟;;遵义话两字组连读变调的声学实验[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心如;外国学生汉语特殊疑问句句法启动现象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2 钟昆儿;赣语新干三湖话语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3 霍帅帅;河北成安方言语音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4 王峥;平原县方言连读变调的音系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5 赵璐;淮南方言连读变调的优选论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6 冯雪;泰国留学生汉语习得二、三字组变调模式实验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7 饶红梅;四川大竹方言音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6年

8 曲珊珊;俄罗斯留学生汉语连读变调的实验语音学分析[D];黑龙江大学;2016年

9 杨芳;益阳方言三字组的连读变调[D];湖南大学;2015年

10 张琬璐;博山方言声调实验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14581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4581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457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