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图耳录》量词研究
本文关键词: 《龙图耳录》 量词 认知研究 出处:《山东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龙图耳录》是晚清北方白话小说,本文以其中的量词为研究对象,在对专书语料进行全面描写和分析的基础上,试图窥探明清时期量词的某些演变规律。本论文作为专书研究,包括七部分。第一章绪论,对《龙图耳录》的语料价值和研究成果进行说明;对量词的研究概况进行概括总结。第二章对《龙图耳录》中的名量词进行穷尽式描写,将其名量词按照传统分类方法,分为个体量词、集合量词、容器量词、临时量词和度量衡量词五类。其中为了方便描写将个体量词又分为了十四组。集合量词分为定数集合量词和概数集合量词两部分。度量衡量词分为货币、重量、长度单位等五类。第三章对《龙图耳录》中的动量词进行穷尽式描写,将动量词分为专用和借用动量词两类。借用动量词下分为借用名词、借用动词两类,其下再分小类。第四章归纳与总结《龙图耳录》中的时间量词。第五章对书中量词的语法特征进行归纳和描写。首先对书中量词的词法特征进行总结和分析。其次对书中三种量词的组合功能和句法功能进行归类描写和分析。第六部分,对书中量词的产生与变化的机制或动因进行研究,运用语法化和有界无界、隐喻转喻等相关的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对量词的产生,以及称量对象的变化进行分析和研究。本部分着重分析了容器量词、临时量词以及一些形状类量词的产生和发展。第七部分为文章的结论,主要是对文章的研究做一个总结。
[Abstract]:Longtu er Lu is a novel of northern vernacular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This paper takes the quantifier as the research object, on the basis of the comprehensive descrip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special book corpus. This paper, as a special book, includes seven parts. The first chapter i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corpus value and research results of Longtuer record; The second chapter gives an exhaustive description of the classifiers in Longtu Erlu, and classifies them into individual classifiers, collective classifiers and container classifiers according to the traditional classification methods. For the convenience of description, the individual classifier is divided into 14 groups. The collective quantifier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the determinate set classifier and the approximate set classifier. The measure and measure word is divided into currency and weight. The third chapter gives an exhaustive description of the variable quantifiers in Longtuer Records, and classifies them into two categories: special and borrowed quantifiers. The borrowing quantifiers are divided into two categories: borrowing nouns and borrowing verbs. In Chapter 5th, the grammatical features of quantifiers in the book are summarized and described. Firstly, the lexical features of quantifiers in the book are summarized and analyzed. Part 6th describes and analyzes the combined functions and syntactic functions of the three classifiers in the book. Part 6th. This paper studies the mechanism or motivation of the formation and change of quantifiers in the book, and makes use of the theories of grammaticalization and bounded unbounded, metonymy and other relevant cognitive linguistics to produce quantifiers. This part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and development of container classifiers, temporary quantifiers and some shape classifiers. Part 7th is the conclusion of the article. The main is to do a summary of the study of the article.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H14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斌;;八龙图[J];秘书;2012年03期
2 孙以刚;宋龙图张根行状碑略考[J];南方文物;1999年02期
3 赵庶洋;;宋景德二年《龙图阁书目》考[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4年03期
4 晓舟;小孟;;酒香不怕巷子深——访无极县龙图醉酒厂[J];乡镇企业科技;1994年05期
5 骆守中;包公缘何称龙图[J];百科知识;1998年03期
6 李景波;吴伯臣;;“巴青天”断案记[J];中国民兵;1989年12期
7 傅谨;;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J];领导文萃;2008年04期
8 王永超;王士君;关皓明;王雪微;;民族自治区城市整合发展及模式探讨——以延龙图城市整合为例[J];世界地理研究;2013年04期
9 春晓;;包拯,何以又叫“包龙图”[J];神州民俗(通俗版);2011年11期
10 笪群梓;;龙图阁的产生和发展[J];山东档案;2013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姜三童;加快推进延龙图一体化进程[N];延边日报;2007年
2 记者 马楠;延龙图一体化时机已经成熟[N];延边日报;2008年
3 记者 高云;不辱使命 全力推进延龙图一体化进程[N];延边日报;2008年
4 刘岩;于晓峰督查延龙图一体化工作[N];延边日报;2008年
5 记者 杨冰;延龙图一体化信息网正式投入运行[N];协商新报;2008年
6 记者 王军;把延吉做大做强做好是延龙图一体化首要任务[N];延边日报;2008年
7 记者 董乐平;加快推进延龙图一体化进程[N];延边日报;2009年
8 王春荣;推进延龙图一体化迈出新步伐[N];延边日报;2009年
9 实习生 黄静波 记者 董乐平 王春荣;加快推进延龙图一体化取得实质性突破[N];延边日报;2009年
10 实习生 黄静波 记者 王春荣;“八纵五横四联络”打造延龙图交通网络[N];延边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朴银哲;延龙图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娜;《龙图耳录》谚语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6年
2 韩亚云;《龙图耳录》量词研究[D];山东大学;2017年
3 车国花;延龙图经济一体化产业布局战略选择[D];延边大学;2007年
4 刘刚;延龙图一体化对龙井经济发展影响[D];延边大学;2009年
5 金成权;延龙图产业结构及其优化研究[D];延边大学;2012年
6 鲍金平;国家战略背景下的延龙图珲一体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7 李明;延龙图一体化中的府际合作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8 王凡凡;延龙图区域承载力评价研究[D];延边大学;2012年
9 徐丹;延龙图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城市经营战略研究[D];延边大学;2007年
10 吕建军;延龙图一体化战略与生态环境[D];延边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4881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488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