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情态、主观性和语义演变》介评

发布时间:2018-02-22 04:57

  本文关键词: 语义演变 牛津大学出版社 语义变化 标记词 主观化 言语行为 介评 世界知识 necessity 情态意义  出处:《中国外语》2015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情态、主观性和语义演变:跨语言视角》(Modality,Subjectivity,and Semantic Change:A Cross-Linguistic Perspective)由牛津大学出版社于2012年出版。作者是语言学家Heiko Narrog教授。《情态、主观性和语义演变:跨语言视角》全书分8章,共352页,从功能和类型学的角度阐述了情态标记的语义和功能在不同语言中的变化。本书对情态进行了重新
[Abstract]:Modal, subjectivity and semantic Evolution: Cross-linguistic Perspective. Published b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 2012, the author is a linguist, Professor Heiko Narrog. 352 pages, explaining the semantic and functional changes of modal markers in different languag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unction and typology.
【作者单位】: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分类号】:H04-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杨昆;;英语频度副词ALWAYS主观性嬗变的历时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2 水无砥;纪永娟;;英汉语言学学术语篇言据性对比研究[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3 徐f ;龚晶;;二语学术写作言据性资源使用的实证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4 张静;;从认知域看俄语因果复句的主观性差异[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4年08期

5 杨黎黎;汪国胜;;“可以说”向弱断言成分发展的主观化历程[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6期

6 张爱玲;;关于主观性和主观化学说的反思[J];励耘语言学刊;2015年01期

7 王今;;中外学术期刊论文摘要中情态的对比研究[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6期

8 黄蓓;张建理;;论主观性的语境使成条件及集群效应[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5年03期

9 汤敬安;白解红;;认识情态的主客观性变化及机理——主观性和主观化视角之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高莉;英语广告语篇的主观性与交互主观性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2 晋小涵;现代汉语实据性的认知阐释[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3 邵明园;安多藏语阿柔话的示证范畴[D];南开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曹洋;美国2012年总统竞选辩论中情态附加语的人际意义分析[D];山东大学;2013年

2 吴玲玲;认知态度类动词的句法语义界面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3 纪永娟;英汉学术语篇言据性对比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兰;徐学萍;;认知、交际、文化三元素制约下的语义演变模式构建[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2 周莉;;“围观”一词在时代文化影响下的语义演变[J];时代文学(上半月);2012年06期

3 叶惠美;;“理”的语义演变及其内在联系[J];考试周刊;2012年28期

4 任竞春;;“霸”的语义演变轨迹探析——从“X霸”新词说起[J];汉字文化;2006年04期

5 王诗博;;“这么说”的语义演变及其语篇功能[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6 杨艳琴;于善志;;“微”在“微时代”中的语义演变机制研究[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2年04期

7 张新友;娜琳;;“族”的语义演变轨迹探析[J];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8 孟凡启;;“X门”的语义演变分析[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8年12期

9 李明;姜先周;;试谈“类推”在语义演变中的地位[J];汉语史学报;2012年00期

10 马小玲;论现代汉语“子”的语义演变——兼谈与t∫沆的关系[J];语言与翻译;2003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张立红;温度词“热、冷、温、凉”语义演变的历史考察[D];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

2 宋伟华;汉英颜色词“白”和“WHITE”的语义演变及用法比较[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3 李庆;“小”的语义演变及其搭配组合[D];暨南大学;2012年

4 王倩;汉语“重复—语气”语义演变模式初探[D];温州大学;2013年

5 余芳;“好”的语义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6 周福雄;成语演变问题的多维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7 黄琳皓;成语意义演变个案考察[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5236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5236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c7a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