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语言作为“家园”的价值判断

发布时间:2018-03-10 15:47

  本文选题:语言转向 切入点:人的出场 出处:《外语学刊》2015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语言是存在的家园",既是人本方式进入语言,也是语言具有本体论地位的经典表达式。从语言转向、人在语言中的出场到家园之说,无不显示语言的崇高地位,而且与人和存在构成三位一体的关系。语言是多维多元的,语言的赋值也是多元的。语言有家园之说的正赋值一面,也有背叛人的另一面。
[Abstract]:"language is the home of existence", which is the classical expression of the language with ontological status as well as the human-centered approach. From language to language, the appearance of man in language to the theory of home shows the lofty status of language. Language is multidimensional and multivariate, and the assignment of language is pluralistic. Language has the positive assignment of home and the other side of betrayal.
【作者单位】: 湖南商学院;
【基金】: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外语课程融合研究——一种和谐课程观”(12WLH34) 湖南省十二五教科规划课题“外语课程价值取向与价值实现研究”(XJK12YYB002)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0-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友渔;二十世纪哲学中的语言转向[J];读书;1996年12期

2 赵一凡;;海德格尔:艺术与语言[J];外国文学;2006年03期

3 王路;语言哲学研究述评(下)[J];国外社会科学;1998年01期

4 熊学亮;假说的语用研究[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5 潘文国;;从哲学研究的语言转向到语言研究的哲学转向[J];外语学刊;2008年02期

6 张淑玲;何自然;;非真实性话语研究述评[J];现代外语;2006年01期

7 王为理;语言的限度与哲学的终结[J];学术研究;1996年05期

8 刘啸霆;后现代认识论述评[J];哲学动态;1998年08期

9 王路;论“语言转向”的性质和意义[J];哲学研究;1996年10期

10 胡欣诣;;“语言转向”已成过去了吗?——哈克与威廉姆森之争[J];哲学分析;2012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占伟;;视觉霸权反思与多重审美感知重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2 林颐;;“自我”的两个维度——读丹尼尔·贝尔《社群主义及其批评者》[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3 冯正强;;个性的解释学张力——从康德的天才论美学到施莱尔马赫的普遍解释学[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4 张公善;海德格尔美学的历史地位及当代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5 李霞;论儒道生命观的理性精神及其历史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6 孙显元;;二元 多元 和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7 王列生;主体缺席的概念晚餐——关于当代文学批评失态的一种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8 方军;海德格尔的真理观——兼谈一种思维方式的革命[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9 孙显元;;冲突与和谐[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10 杨丽萍;;论教师实践知识及其彰显[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程光炜;;一个被重构的“西方”——从“现代西方学术文库”看八十年代的知识范式[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2 廖全京;;存在之镜与幻想之镜——读阿来长篇小说《尘埃落定》[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3 李杨;;具体性的追寻——读马尔库塞《历史唯物主义现象学论稿》[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4 张聪;;试论杨昌济的身体观及对毛泽东早期教育思想的启蒙[A];教育领导研究(第二辑)[C];2012年

5 邓俭;;自我生存之“无”的突破——解读《野草》中的存在之思[A];鲁迅与“左联”——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刘金才;;中日跨文化交流和理解的隔膜[A];北京论坛(2005)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视野中亚洲的机遇与发展:“大众文化在亚洲:全球化、区域化和本土化”外国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5年

7 温新瑞;;系统理论与图书馆[A];第五次全国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朱军;;网络和家乡——网络时代的存在论浅析[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下册)[C];2002年

9 盛国荣;;论技术的社会活动过程性[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10 马永波;;生态整体主义与新诗发展的一个可能路向[A];21世纪中国现代诗第五届研讨会暨“现代诗创作研究技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娟;理论旅行:吸收与变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张美宏;生生之道与圣人气象:北宋五子万物一体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义;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研究:概念、历史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靳宝;批判哲学的现象学批判[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朱新春;莱布尼茨自然有机论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7 吴舜立;自然审美:川端康成的文学世界[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军政;中国古代词学批评方法论[D];南开大学;2010年

9 蔡勇庆;生态神学视野下的福克纳小说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张凤莲;马克思对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挑战[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关学锐;《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宋明珠;米兰·昆德拉小说叙事形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石实;隐秘的参与[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于海霞;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德育主体间矛盾的消解[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健;雅克·拉康的文学伦理学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李军;侦查权下沉之检察监督制约模式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崔鲮丽;中国古典诗词时间审美感悟的三种境界[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黄华;灾难新闻“英雄”原型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9 罗茜;黑暗中的希望之光[D];湘潭大学;2010年

10 黄卫平;论库恩语言学转向的根源[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卢亚明;;在生成中转换——海德格尔的语言之思[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2 罗松涛;由诗之言到说之语——从海德格尔对荷尔德林诗之阐释看其语言之思[J];北方论丛;2005年02期

3 牛文君;王士武;;解蔽与诠释——海德格尔后期语言观的现象学解释[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4 林庆家;海德格尔的语言观及其现代意义[J];福建外语;2001年04期

5 许斗斗;试论海德格尔的后期思想[J];福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

6 吴晓红;;现代诠释学中的对话思想[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7 克冰;海德格尔:从“语言说”到解释学解释[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8 叶起昌;;“人拥有语言”与“语词拥有人”——海德格尔论赫尔德[J];外语学刊;2008年02期

9 刘习根;;本体语言之路——海德格尔对本体语言的追问方法[J];肇庆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10 何自然,张淑玲;非真实性话语作为语用策略的顺应性研究[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海艳;语言转向的合理性[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2 冯光武;;语言转向和语言关怀[J];外语学刊;2012年05期

3 陈嘉映;;语言转向之后[J];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05期

4 纪秀生,索燕华;哲学研究中的“语言转向”及其意义[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5 孙作光;;语言转向对口译评价的启示[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6 尚晓华;高洋;;浅谈语言哲学中的语言转向[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7 孙利天;语言转向和语言的辩证法[J];社会科学战线;1994年05期

8 张向东;“语言转向”与后新诗潮的语言策略[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9 姜红;;哲学的语言转向对当代语言研究的意义[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10 潘文国;;从哲学研究的语言转向到语言研究的哲学转向[J];外语学刊;2008年02期



本文编号:15940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5940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910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