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走向多元融合的研究范式——中外应用语言学与外语教学期刊的载文分析

发布时间:2018-04-03 07:37

  本文选题:研究方法 切入点:实证研究 出处:《外语界》2015年01期


【摘要】:本研究基于10种中外应用语言学与外语教学期刊2013年所有载文,横向比较分析论文不同研究方法的使用状况及新近趋势。研究结果显示:(1)国内中文期刊思辨研究总体多于实证研究,且实证研究以量化研究为主,而国外英文期刊中量化、质性与混合研究均占一定比例;(2)国内和国外期刊的实证与非实证研究比重存在显著性差异,前者实证研究的比重明显低于后者;(3)多元融合实践取向的研究范式成为国际应用语言学与外语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这对重塑与完善我国现存研究范式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Abstract]:Based on all the papers published in 10 Chinese and foreign journals of applied linguistics and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in 2013, this study analyzed the use of different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ir recent trend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peculative research of Chinese periodicals in China is more than that of empirical research, and the quantitative research is the main part of the empirical research, while the quantitative research is in the foreign English journals.Qualitative and mixed studies account for a certain proportion)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domestic and foreign journals in the proportion of empirical and non-empirical research.The proportion of empirical research in the former is obvious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latter. (3) the research paradigm of plural integration practice has become the trend of international applied linguistics and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research, which has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reshaping and perfecting the existing research paradigm in China.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金陵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以语料库为基础的英汉学术语篇对比研究”(编号13BYY156)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编号20110101)的部分成果 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资助项目(编号CXZZ13_0379)的资助
【分类号】:H0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龚嵘;;二/外语教育研究范式的哲学思考:定性与定量研究设计决策的交互制约[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3年03期

2 高一虹,李莉春,吕王君;中、西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发展趋势[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年02期

3 王雪梅;;英语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与学术能力发展[J];外语界;2009年01期

4 高一虹,吴红亮,李莉春;关于外语教学研究方法的调查[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5 李兴华;;要加强研究生研究方法的训练——从应用语言学硕士学位论文中的几个问题谈起[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年09期

6 张绍杰;杨忠;;外语学科博士研究生教育:问题与对策[J];中国外语;2009年01期

7 张培;张昕昕;韩子钰;;应用语言学质化研究方法类型:2000-2010[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3年01期

8 曾利沙;;体验—建构融通式教学模式探索——本科笔译教学创新实验报告[J];外语界;2013年01期

9 鲍晓英;钱明丹;;学生口译语用能力培养模式构建[J];外语界;2013年01期

10 何周春;龚彦知;;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语言意识发展研究——以语用意识与语法意识为视角[J];现代外语;2013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静;;民族地区高师英语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刍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2 王爱;;论语用学研究的新领域——实验语用学[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3 刘晓明;;大学生英语发音与听力水平相关性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4 杨巍;;再谈汉语普通话学龄前儿童音系障碍评估工具构建中的几个核心问题[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5 莫琼;;二语习得研究:回顾与展望[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6 金飞;;法语简单将来时与英语对应时态对比[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09期

7 文慧;聂建中;;TAPs主观评分研究的回顾与前景[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8 丁政;谢朝龙;;二语习得语境中的语言知识[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6年03期

9 徐丹;;论现代外语教学中的英汉对比分析理论[J];安顺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10 赵茜;余金燕;;英语专业学习者接受式隐喻能力与阅读水平相关性的实证研究[J];保定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于伟昌;;汉译外来语言学术语标准化的必要性及其原则[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陈岩;;信息时代大学外语(俄语)教学的改革策略——“十五”高教科研课题研究报告[A];高教科研2006(下册:专题研究)[C];2006年

3 王远新;;语言调查中的语言态度问题[A];世纪之交的中国应用语言学研究——第二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4 徐延飞;;利用网络学术调查系统进行学术调查[A];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暨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曹巧珍;宋阳;田霖;夏寅贲;;无线通讯在英语词汇学习中的应用研究[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6 李志雪;李绍山;;对国内英语写作研究现状的思考——对八种外语类核心期刊十年(1993—2002)的统计分析[A];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的中国视角——第四届中国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黄远;;浅析对外汉语教师对教学语境的设置[A];第五届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2年

8 张嘉园;;对外汉语教学硕士学位论文研究方法运用情况的考察——以华东师范大学为例[A];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论坛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喜荣;英汉叙述语篇参与者标识手段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李淑敏;翻译的历史观—《独立宣言》中译本的历时共时比较实证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刘艳晖;英语专业课程设计机辅语言教学整合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张俊英;大学英语多维互动教学模式行动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冯炜;《唐律疏议》问答体疏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辛宏伟;3-6岁维吾尔族儿童汉语语言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熊德米;基于语言对比的英汉现行法律语言互译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8 孟冬梅;英语课堂动机激励教学设计[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9 潘鸣威;多模态视角下的口语交际能力:重构与探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10 郑国锋;英汉位移运动事件切分与表征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丹;语言学术语汉译规范化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2 宋婷婷;元认知策略在山东科技大学英语口语学习中的实证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梁元;中国民众外语态度及使用十省市调查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周萍;“动宾动词+宾语”的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汪方方;多维视野中的俄汉恭维语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宝乐儿;初级阶段蒙古学生汉语发音偏误分析及相应的教学对策[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任芝;请求言语行为的俄英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金丽娜;语言接触中的句法演变[D];湘潭大学;2010年

9 王巍彤;高职学生英语听力理解的策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张明艳;元认知策略在五年一贯制师范学校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荦;谭洁;熊伟;;基于建构主义的问题驱动式教学法探索[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0年09期

2 曾利沙;;翻译教学中的预设思维训练——兼论译者主体主观能动性的思维动因[J];外国语言文学;2006年03期

3 曾利沙;;体验-建构融通式笔译教学法理念与方法论——兼论语境参数与体验-建构的互动性[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4 曾利沙;姚娟娟;崔超;;社会文化认知语境参数的建构及其阐释机制——TEM8笔译教学理论与方法探索[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2年05期

5 谢安邦;构建合理的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J];高等教育研究;2003年05期

6 刘国忠;胡一宁;卢申;黄世平;方英姿;;论建构主义与翻译教学——对翻译教学方法的探索[J];黄山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7 王雪梅;;英语专业研究生评估与学术能力发展[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8 刘元芳,林莉;研究生教育中引入学分制的实践与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03年04期

9 潘百齐;论优化文科研究生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J];江苏高教;2000年03期

10 杨继瑞;李萍;刘恒;陈志舟;李秋红;;导师组制是经济学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J];中国大学教学;2007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外语教学》向海内外广大读者作者致意[J];山东外语教学;2000年03期

2 赵平!210093;多种智力发展与外语教学[J];外语界;2000年04期

3 侯冬燕;成人外语教学中应注意的五个问题[J];中国成人教育;2000年02期

4 史霁;成人外语教学如何针对成人特点[J];中国成人教育;2000年05期

5 周桂芝;成人外语教学中的“学”与“导”[J];中国成人教育;2000年08期

6 潘红;实施交际式外语教学的心理阻力[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7 王巧玲;浅谈外语教学的课外语言环境[J];河北工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8 邹东旗,徐再良,罗正雄;珠三角职业中学外语教学状况的调查报告[J];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9 王英东;农业院校外语教学的探讨[J];高等农业教育;2000年03期

10 王艳;外语教学中的语言与文化[J];北方经贸;200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海燕;;试论过渡性理论与外语教学(以俄语无动词句为例)[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杨言洪;;关于基础外语教学的几点浅识[A];对外贸易外语系科研论文集(第一期)[C];1992年

3 李勇;;中外文化差异与外语教学的关系及产生的作用[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七辑)[C];2010年

4 田强;宋敏;;我国外语教学近期未来发展趋势之预测[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5 杨荫;;实施开放式外语教学的四要素[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6 原淑芳;宗立新;;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7 童剑平;丁兴华;;个性特征与外语教学的对策[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8 李吉莲;;外语教学与学生参与意识[A];探索 创新 发展[C];2000年

9 刘惠媛;丑远闻;;多媒体与外语教学[A];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暨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管博;;基于网络的外语教学中的互动—理论与实践[A];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暨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易代钊;提高外语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上)[N];光明日报;2002年

2 陈小方;澳大利亚外语教学日趋萎缩[N];光明日报;2007年

3 杨辉;应对入世给外语教学带来的挑战[N];山西经济日报;2002年

4 略阳县教学研究室 张海英;外语教学中要重视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N];汉中日报;2011年

5 任钧;外语教学与文化传播[N];吉林日报;2014年

6 记者 沈祖芸;实施外语教学“一条龙”改革[N];中国教育报;2002年

7 本报记者 李茂;英国外语教学:在反对声中改革[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8 记者 江迪;把外语的测试权交给社会[N];人民政协报;2011年

9 早报记者 许荻晔;“外语教学不是贴烧饼,不能忽而左忽而右”[N];东方早报;2013年

10 本报记者 高靓;外语教学和考试将“车同轨量同衡”[N];中国教育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邹琼;对话与理解[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坚林;计算机网络与外语教学整合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3 马冬虹;外语教学中文化因素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4 张妲;教师的观念与外语教学[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5 齐伟钧;终身教育框架下成人外语教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汪火焰;基于跨文化交际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7 吴学忠;跨文化交流背景下音乐融入外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赵风云;英语师范生学科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玉美;哲学解释学与外语教学初探[D];黑龙江大学;2009年

2 陶胜;网络信息和多媒体语境下的外语教学[D];湘潭大学;2006年

3 席风;外语教学中人文教育探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吴芳芳;教师和学生对有效外语教学的信念差异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5 李玮;基于组织行为学的外语教学组织策略设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6 李冬青;试论建构主义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7 任秋兰;中国教育背景下的语境与外语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赵静;作为外语教学手段的翻译:重新评价[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9 李林;三种认知语言观与外语教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10 王娜;外语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观的实证研究[D];广西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7042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7042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da3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