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动趋式“V开”的语义扩展路径——基于概念结构理论

发布时间:2018-05-13 10:20

  本文选题:“V开” + 概念结构 ; 参考:《汉语学习》2015年01期


【摘要】:"V开"的语义历时演变顺序是"结果-趋向",而趋向动词的认知扩展则是"趋向-结果",由此引发了动趋式语义扩展的认知与历时演变顺序的矛盾。本文在概念语义结构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认知汉语动趋式的概念语义要素:参与者要素、空间要素、运动要素、路径要素和主观视点,并基于概念语义要素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分析了"V开"的语义扩展路径。
[Abstract]:The order of semantic diachronic evolution of "V opening" is "result-tendency", while the cognitive expansion of directional verbs is "direction-result", which leads to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cognition and diachronic evolution order. Based on the theory of conceptual semantic structur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nceptual semantic elements of cognitive Chinese motility: participant element, spatial element, movement element, path element and subjective viewpoint. The semantic extension path of "V open" is analyzed based on the relationship and variation of conceptual semantic elements.
【作者单位】: 鲁东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概念结构视野下动趋式的语义框架及其二语教学”(项目编号:14FYY012) 山东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概念结构视野下对韩汉语动趋式习得难度及分级排序研究”(项目编号:J14WD66) 鲁东大学人才引进项目“动趋组合的双向选择性研究”(项目编号:WY2012009)资助
【分类号】:H146.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宜春;;“NP+V-起来+AP(VP)”句式的语义结构[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2 卢英顺;;“上去”句法、语义特点探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3 顾鸣镝;;关于构式承继及其理据的可探究性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4 胡伟;;上古至近代汉语“上”、“下”的语法化[J];北方论丛;2011年06期

5 封帆;;趋向补语“起来”的语义初探[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6 曾传禄;;汉语位移事件参照及其格标[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7 童小娥;;从认知表征看补语“下来”、“下去”的不对称[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8 郭珊珊;朱乐红;;准成事标记“V出”及其与“V成”的比较分析[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9 刘道锋;“来”“去”的位移阐释与“起来”“起去”的不对称[J];巢湖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10 马梅玉;;古汉语“往+NP+VP”与“VP+往+NP”的差异[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刘楚群;;论现代汉语中非典型连动句式“V起来+AP”[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许小星;亢世勇;;补语语义指向的制约因素[A];中国计算机语言学研究前沿进展(2007-2009)[C];2009年

3 陈路遥;;现代汉语动态助词“过”的空间认知探索[A];第七届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佳;论英汉运动事件表达中“路径”单位的“空间界态”概念语义及其句法—语义接口功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黄月华;汉语趋向动词的多义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胡晓慧;动词后“上”与“下”、“来”与“去”的语义演变及其不对称性[D];浙江大学;2010年

4 张德岁;谓词性主语与谓词性宾语不对称现象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5 朱元;汉英视觉词汇认知语义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6 孙凡;现代汉语结果体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7 何文忠;中动结构的认知阐释[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8 王媛;现代汉语单音节动作动词的方向性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9 闵星雅;助动词“能”和“会”的认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10 赵亮;空间词汇系统的认知语义分析[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甜;图形—背景理论视角下《麦田里的守望者》风格的翻译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3年

2 王刚云;《大唐西域记》趋向动词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4年

3 游静;基于框架语义学的汉英非范畴化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4年

4 程俊龙;隐喻、转喻、意象图式互动模式的认知分析[D];贵州师范大学;2014年

5 李婕;汉语广告双关语的概念整合分析[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4年

6 张冰凌;《歧路灯》述补结构研究[D];浙江财经大学;2014年

7 刘玉琴;中国英语学习者双及物构式的使用特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8 颜君鸿;“看(N)+不+VP”结构及相关问题的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4年

9 张萃;图形背景理论视野下陶诗英译文的研究[D];河南大学;2014年

10 刘晓刚;山西河津方言时体问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陈忠;;“起来”的句法变换条件及其理据[J];山东社会科学;2006年02期

2 曾传禄;;障碍图式与“V得(不)过来/过去”[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3 邱广君;谈“V下+宾语”中宾语的类、动词的类和“下”的意义[J];语文研究;1997年04期

4 杉村博文;试论趋向补语“.下”“.下来”“.下去”的引申用法[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3年04期

5 杨德峰;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的动趋式研究述评[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年02期

6 卢英顺;;“进”类趋向动词的句法、语义特点探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年01期

7 贺阳;动趋式“V起来”的语义分化及其句法表现[J];语言研究;2004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权玉华;;从认知的视角探析「(ら)れる」的语义扩展机制[J];北方文学(下旬);2012年11期

2 蒋新桃;;“切る”的语义扩展机制分析[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3年11期

3 任鹰;于康;;从“V上”和“V下”的对立与非对立看语义扩展中的原型效应[J];汉语学习;2007年04期

4 陈小英;;日语的语义扩展结构研究——个案“すみません”[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5 徐宏亮;;语义扩展模式对日语多义词教学的启示[J];科技信息;2010年13期

6 龚萍;闫凤茹;;英汉听觉动词语义扩展对比探析[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1年02期

7 葛梅;;“取る”语义扩展认识过程浅析[J];青春岁月;2013年13期

8 付义军;;语义扩展的认知机制[J];青春岁月;2013年15期

9 刘振前,邢梅萍;隐喻的语义扩展和语义创造功能[J];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6期

10 于康;;语义扩展模式与汉日语对比研究[J];语言科学;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李玲;;语言运用中的思维方式与语义扩展[A];新世纪优秀学术成果评选暨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0年

2 陈彦萍;朱晓战;;基于OWL-S的JUDDIV3语义扩展[A];CCF NCSC 2011——第二届中国计算机学会服务计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霖;英语人体名词语义扩展的认知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2 王卓君;汉语新义词语义扩展的认知机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3 王文聪;基于本体的知识库语义扩展搜索方法的研究与实现[D];北京化工大学;2012年

4 宋芸;认知视角下英汉Soft/“软”的语义扩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5 朱绪芹;关于日语“墜る”和汉语“看”的语义扩展模式[D];山东大学;2007年

6 程国斌;基于指示词语义扩展的词义识别方法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7 何琴;动词“见る”和“看”的日中对比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8 罗凯;认知“ふく”及相关动词的语义扩展模式[D];东北林业大学;2013年

9 黄梅;从认知角度看Hand和Shou的语义扩展[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10 曹少敏;身体词汇“颜”类惯用表现的认知研究[D];鲁东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8827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8827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58a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