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汉语普通话不同文体朗读时的胸腹呼吸特性

发布时间:2018-06-14 21:29

  本文选题:实验语音学 + 言语产生 ; 参考:《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2期


【摘要】:该文主要研究汉语普通话不同文体朗读时的胸腹呼吸特性。实验同步录制了4位播音员朗读的语音和胸腹呼吸信号,选取近体诗、词、新闻和散文这4种文体语料90篇,使用自主编写的呼吸分析程序,提取了吸气相和呼气相的呼吸重置幅度、时长、斜率、面积等参数。实验结果表明:言语状态下的胸腹呼吸与自然呼吸不同;不同文体朗读时的胸腹呼吸特点不同,诗、词朗读中的各级呼吸重置分布更具规律性,新闻和散文朗读中胸腹呼吸重置可分为3级,对应出现在段首、复句首和分句首位置;朗读中主要以胸腹联合式呼吸为主,胸腹呼吸二者的作用不同。该研究对汉语韵律研究和言语产生具有重要意义,为言语产生的呼吸生理建模提供参考。
[Abstract]: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est and abdomen respiration in different reading styles of Chinese mandarin. The experiment recorded simultaneously the sounds and chest and abdominal respiratory signals read by four broadcasters, and selected 90 articles of the four stylistic materials, namely, poetry, words, news and prose, and used a self-written respiratory analysis program. The respiratory resetting amplitude, duration, slope and area of inspiratory and expiratory phases were extrac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hest and abdomen respiration is different from the natural breath in speech st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est and abdomen respiration are different in different reading styles, and the resetting distribution of breath at all levels in poetry and word reading is more regular. In news and prose reading, chest and abdomen breathing resetting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levels, corresponding to the first part of the paragraph, the first part of the complex sentence and the first position of the clause, while in the reading, the combination breathing of chest and abdomen is the main type, and the function of chest and abdomen respiration is different. This stud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study of Chinese prosody and speech production, and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modeling of respiratory physiology of speech production.
【作者单位】: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应用语言学研究院;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0&ZD125;16ZDA211)
【分类号】:H11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清芳,杨玉芳;言语产生中的词汇通达理论[J];心理科学进展;2003年01期

2 常秦;;公式化语言的言语产生模型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3 崔刚,段军;言语产生模式的计算机模拟[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年S1期

4 杨锦陈,杨玉芳;言语产生中的韵律生成[J];心理科学进展;2004年04期

5 黄贤军,高路;语法启动与言语产生中的语法表征[J];心理科学进展;2005年02期

6 杨闰荣;韩玉昌;;言语产生的词汇通达理论与事件相关电位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7 刘颖;刘敏;蒋重清;;汉语言语产生的研究进展[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8 张积家;石艳彩;段新焕;;汉语言语产生中词类信息的激活[J];心理科学;2009年01期

9 方杰;李小健;;复合词在言语产生的词汇通达中的表征[J];心理科学进展;2009年06期

10 李利;郭红婷;华乐萌;方银萍;王瑞明;;汉语为二语学习者言语产生中的跨语言干扰[J];心理学报;2012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霍秀芝;李晓捷;赵春芳;;摄食机能发育与声音言语产生[A];全国首届康复技术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5年

2 李利;华乐萌;孙远;郭红婷;;汉语为二语学习者言语产生中的跨语言干扰[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章玉祉;;汉语言语产生中的词长效应探索[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4 周晓林;汪默;庄捷;;汉语言语产生中声调信息的独立表征与激活[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5 洪冬美;钟毅平;;言语产生中汉语词类信息的加工进程[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刘海健;白学军;;启动材料类型对言语产生过程影响的眼动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杨锋;侯兴泉;孔江平;;言语产生胸腹呼吸机制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NCMMSC'2013)论文集[C];2013年

8 陈曦;舒华;;被忽略图片的词汇及语音激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郭桃梅;彭聃龄;;汉语词汇产生中的义、音信息提取时间进程的ERP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杜洪飞;莫雷;;汉语单字产生过程中语法类别信息的激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刘海健;启动材料类型对言语产生影响的发展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2 洪冬美;言语产生中汉语词类信息的加工[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3 康文欢;双语言语产生中特定与非特定提取机制的言语转换实验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4 徐杏元;汉语成年口吃者语音加工障碍的实验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5 杜洪飞;汉语单字产生过程中语法类别信息的激活[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0190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20190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4a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