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推测标记“想来”的功能泛化与拓展
本文选题:主观推测标记 + 想来 ; 参考:《当代修辞学》2017年03期
【摘要】:现代汉语中,"想来"是一个具有多种功能和丰富用法的主观标记词,其功能发展的脉络代表了标记词发展的一种趋势。"想来"最基本的功能是表说话人的主观推测,这种主观推测义在不同的语境中呈现出多样化的类型,并由之泛化出主观评价功能和强调标识功能,在语篇和自然会话中又进一步拓展出篇章衔接功能和话语组织功能。"想来"功能拓展的机制主要源于自身语义的抽象泛化及主观化和交互主观化的促动:"想来"的语义内涵丰富,适用语境广泛,极易引发说话人投射更多的主观认识,促进说话人对读者和听话人的聚焦关注。
[Abstract]:In modern Chinese, "want to think" is a kind of subjective marker word with various functions and rich usages. The development of its function represents a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marker words. " The most basic function is to express the speaker's subjective inference, which presents various types in different contexts, and then generalizes the subjective evaluation function and the emphasis on marking function. The text cohesion function and discourse organization function are further expanded in discourse and natural conversation. " The mechanism of functional expansion is mainly derived from the abstract generalization of its own semantics and the promotion of subjective and interactive subjectivization. The semantic connotation of "want to think" is rich, and it can be applied in a wide range of contexts, which can easily lead to more subject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speaker's projection. To promote the speaker's focus on readers and hearers.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汉语词汇和语法关联互动的理论探讨与专题研究”(14JJD740006)阶段性成果之一
【分类号】:H13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创鑫;是“过来”还是“过去”[J];语文建设;2001年01期
2 李红儒;从语句的交际结构看说话人形象[J];外语学刊;2002年04期
3 马克·维拉尔 ,王波涛;不露面的说话人(2)[J];法语学习;2003年06期
4 刘向红;关于“から”不表示理由的用法(二)[J];日语知识;2004年09期
5 史小华;;「案外」「意外」「思ぃがけなぃ」[J];日语知识;2007年12期
6 时江涛;;「すつきリする」和「さつぱリする」[J];日语知识;2008年01期
7 张曼;;多维互动:语篇中说话人的角色[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8 舒焚;;两宋说话人讲史的史学意义[J];历史研究;1987年04期
9 侯作文;;“拿来”要灵活掌握[J];中学课程辅导(初二版);2003年03期
10 张慧荣;“ね”的用法种种[J];日语知识;200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司罗;胡起秀;金琴;;完全无监督的双人对话中的说话人分隔[A];第九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99)论文集[C];1999年
2 金乃高;侯刚;王学辉;李非墨;;基于主动感知的音视频联合说话人跟踪方法[A];2010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马勇;鲍长春;夏丙寅;;基于辨别性深度信念网络的说话人分割[A];第十二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NCMMSC'2013)论文集[C];2013年
4 白俊梅;张树武;徐波;;广播电视中的目标说话人跟踪技术[A];第八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索宏彬;刘晓星;;基于高斯混合模型的说话人跟踪系统[A];第八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罗海风;龙长才;;多话者环境下说话人辨识听觉线索研究[A];中国声学学会2009年青年学术会议[CYCA’09]论文集[C];2009年
7 王刚;邬晓钧;郑方;王琳琳;张陈昊;;基于参考说话人模型和双层结构的说话人辨认快速算法[A];第十一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11年
8 李经伟;;语体转换与角色定位[A];全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第五届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9 王刚;邬晓钧;郑方;王琳琳;张陈昊;;基于参考说话人模型和双层结构的说话人辨认[A];第十一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二)[C];2011年
10 何磊;方棣棠;吴文虎;;说话人聚类与模型自适应结合的说话人自适应方法[A];第六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做一名积极的倾听者[N];中国纺织报;2003年
2 唐志强;不听别人说话,也能模仿其口音[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3 黄惠慧(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扬子中学);高考听力要求及对策[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洪儒;语句中的说话人形象[D];黑龙江大学;2003年
2 李威;多人会话语音中的说话人角色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3 杨继臣;说话人信息分析及其在多媒体检索中的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郑建炜;基于核方法的说话人辨认模型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0年
5 吕声;说话人转换方法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4年
6 陈凌辉;说话人转换建模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7 玄成君;基于语音频率特性抑制音素影响的说话人特征提取[D];天津大学;2014年
8 李燕萍;说话人辨认中的特征参数提取和鲁棒性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9 徐利敏;说话人辨认中的特征变换和鲁棒性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10 王坚;语音识别中的说话人自适应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浩;基于广义音素的文本无关说话人认证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2 史梦洁;构式“没有比X更Y的(了)”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3 魏君;“说你什么好”的多角度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4 解冬悦;互动韵律:英语多人冲突性话语中说话人的首音模式研究[D];大连外国语大学;2015年
5 朱韦巍;扬州街上话语气词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5年
6 蒋博;特定目标说话人的语音转换系统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7 王雅丹;汉语反语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8 陈雨莺;基于EMD的说话人特征参数提取方法研究[D];湘潭大学;2015年
9 单燕燕;变音环境下鲁棒性说话人辨认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5年
10 陈sネ,
本文编号:20959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2095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