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代韵书《广集韵》与《五音集韵》关系探究
本文选题:《新修玉篇》 + 《广集韵》 ; 参考:《古汉语研究》2017年03期
【摘要】:金代邢准《新修玉篇》引有一部失传韵书《广集韵》,它以《广韵》为基础,以《集韵》为补充,内容与韩道昭《改并五音集韵》多有相同,深入考察之后我们发现它是荆璞《五音集韵》的底本,是金代《五音集韵》系韵书的源头。为明确《广集韵》的学术价值及其与《改并五音集韵》的关系,我们对二书做了进一步比较研究。
[Abstract]:Xing Zhi of Jin Dynasty cited a lost rhyme book "Guang Ji Yun", which was based on "Guang Yun" and supplemented by "Ji Yun". The content was the same as that of Han Dao-zhao < changing and five sounds rhyme >. After thorough investigation, we find that it is the base of Jing Pu's "Wuyin Ji Yun" and the source of "Wuyin Ji Yun" of Jin Dynasty. In order to clarify the academic value of "Guangji rhyme"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modified five notes and rhyme", we have made a further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two books.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基金】:北京市社科规划项目“《金代王文郁新刊韵略》文献整理及相关韵书研究》”(14WYB033)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0批面上一等资助项目(2016M600166)
【分类号】:H1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董小征;;从《五音集韵》的韵母系统看其韵系的性质[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6年S1期
2 丁桂香;;《五音集韵》探源[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3 唐作藩;《校订五音集韵》序[J];古汉语研究;1992年01期
4 张社列;班颖;;韩道昭与《五音集韵》[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5 董小征;;《五音集韵》与《切韵指南》韵母系统之比较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S1期
6 张社列;孙青;;荆璞小考[J];保定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7 刘铮;;《广韵》止摄、蟹摄与《五音集韵》阴声韵比较研究[J];金田;2013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董小征;;从《五音集韵》的韵母系统看其音系的性质[A];2007年福建省辞书学会第18届年会论文提要集[C];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张志丽;《五音集韵》古今字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7年
2 马亚平;《五音集韵》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3 李昌禹;《五音集韵》异读字研究[D];北京大学;2013年
4 刘晓丽;《五音集韵》韵图编纂及其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5 董小征;《五音集韵》与《切韵指南》音系之比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6 林玉芝;《韵学集成》与《集韵》、《五音集韵》关系考证[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7 孙青;金代河北的字书、韵书编纂研究[D];河北大学;2013年
8 国术平;《五音集韵》与《广韵》音系比较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1010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2101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