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汉语求索介词的语义来源

发布时间:2021-03-21 16:48
  求索介词是对象介词的一个小类,用来介引动作行为所求取的对象。汉语史上出现的求索介词主要有“于”、“问”、“与”、“和”、“替”、“向”、“冲”、“著”、“就”、“跟”、“从”等。这些求索介词并非都是直接由动词虚化而来,绝大多数是介词功能扩展的结果。本文从历时角度对所选取的求索介词的发展演变路径分别进行了具体描述,归纳总结了求索介词的语义演变模式。全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首先对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求索介词进行说明,明确其范围。同时对与之相关的分类研究和来源研究进行了归纳综述,在前贤研究的基础上引出了对求索介词来源的思考,进而总结出求索介词的两大类型的语义演变模式:第一类是与动词有直接联系的,主要是“从”;第二类是来自介词功能扩展的,如“问、向”等。第二类内部可以分为两个小类,第一类是单一来源的,即由介词的某一种功能扩展而来的,如“与、和”;第二类是有多个来源的,可能与已有的介词功能有复杂的联系的,如“就、跟”。其中,单一来源的求索介词内部又可分为两个小类:第一类是由言谈介词功能扩展而来的,如“问、与、和、替、向、冲”;第二类是由方向介词功能扩展而来的求索介词,如“著”。第二部分是从语义基础和句法条件两方面对来自介词功能扩展的求索介词的语法化路径进行详细描述。结构上主要分为两大板块:第一节是分析单一来源的求索介词;分为“言谈介词——求索介词”和“方向介词——求索介词”两种类型的演变。其中“言谈介词——求索介词”这一语义演变模式内部又因言谈介词的来源不同再分为四小类,分别是:动词——言谈介词——求索介词,如“问”;交互介词——言谈介词——求索介词,如“与、和”;所为介词——交互介词——言谈介词——求索介词,如“替”;所对介词——言谈介词——求索介词,如“向、冲”。第二节是分析来源比较复杂的求索介词“就、跟”的演变过程。第三部分分析与动词有直接联系的求索介词“从”的产生过程。第四部分是在二、三部分个案分析的基础上对求索介词和与之相关的其他对象介词进行区分,提出了两条判断标准,即动词的次类和上下文语境。第五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
【学位授予单位】:温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H13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1. 研究对象和意义
    2. 相关研究评述
        2.1 与求索介词相关的分类研究
        2.2 有关求索介词来源的研究
    3. 求索介词的来源初析
    4. 研究方法
        4.1 分析与归纳相结合的方法
        4.2 共时与历时相结合的方法
二、来自介词功能扩展的求索介词
    1. 单一来源的求索介词的语法化路径
        1.1 源自言谈介词的求索介词
            1.1.1 经由“动词——言谈——求索”路径
            1.1.2 经由“交互——言谈——求索”路径
            1.1.3 经由“所为——交互——言谈——求索”路径
            1.1.4 经由“所对——言谈——求索”路径
            1.1.5 关于“言谈——求索”演变的小结
        1.2 源自方向介词的求索介词
    2. 来源比较复杂的求索介词
        2.1 求索介词“就”的来源
        2.2 求索介词“跟”的来源
三、与动词有直接联系的求索介词
    1. 关于介词“从”的研究
    2. “从”的语法化历程分析
    3. 小结
四、求索介词与其他对象介词的区别
    1. 求索介词与交互介词、言谈介词、师从介词、所对介词的区别
    2. 求索介词与所为介词的区别
    3. 小结
五、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家翔;;随行义动词“从、随、跟”的演变模式[J];求索;2013年09期

2 高颜颜;马贝加;;原因介词“冲”的产生及其发展[J];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3 马梅玉;;也谈处所介词“向”的语法化及其动因[J];励耘学刊(语言卷);2010年02期

4 张成进;;汉语表方向介词“向”的产生及产生动因[J];江淮论坛;2009年06期

5 史冬青;;介词“向”的历史演变[J];潍坊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6 史冬青;;两汉魏晋方所介词“从”的历史演变[J];山东社会科学;2008年05期

7 刘强;;近代汉语中“与”的用法探源[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8 刘祥友;;“向”的介词化过程[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9 田春来;;也谈处所介词“著”的来源[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10 陈祥明;;介词“问”的来源与发展[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曾仪菲;汉语“从”的语法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2 范志飞;“和”类虚词的语法化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1140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21140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b6d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