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理论建设的民族视角
[Abstract]:In order to make the construction of translation theory more objective,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it is necessary to examine and think from various aspects. Nationality has many meanings, such as society, nationality and culture. The national perspective of translation theory can not only make the nation become a new contex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ranslation theory and expand the translation space, but also show the national cultural identity in translation. Make translation become the reliable path of national cognition.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necessity of national perspective, the national intervention of translation construction, the value of national intervention in translation theory construction, and the basic significance of nationality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ranslation theory, and the value of the path of translation to the nation.
【作者单位】: 吉首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2014年国家民委青年课题“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文化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研究”(2014-GM-103) 2013年度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外语项目“中国古本方志《凤凰厅志》乾隆本翻译研究”(项目编号:13YBA417)
【分类号】:H05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云才;俄苏翻译理论发展百年历程回眸[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2 陈浪;更新观念 锐意创新——“2003年武汉·全国翻译理论与翻译教学研讨会”综述[J];中国比较文学;2003年04期
3 崔永禄;翻译理论教学与研究中的开放态势[J];中国翻译;2003年03期
4 吕俊;翻译理论的功能——兼析否认理论的倾向[J];上海科技翻译;2003年01期
5 曾利沙;翻译实践的社会性与翻译理论的成型性[J];上海科技翻译;2003年04期
6 韩子满;对翻译理论的偏见[J];上海科技翻译;2003年04期
7 王正仁;翻译理论的新探索——评《高健翻译研究》[J];运城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8 井焕茹;我国自成体系的翻译理论系统[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9 林克难;“喜新”不必“厌旧”——试评翻译理论学习中的一种值得注意的现象[J];上海翻译;2005年S1期
10 张经浩;;主次颠倒的翻译研究和翻译理论[J];中国翻译;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孟晋;;我对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相结合的一些认识和体会[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高永欣;;翻译理论与译者的角色[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3 张志;;浅谈翻译理论与翻译技巧的作用[A];福建省首届外事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田媛;;从功能目的翻译理论看译员的知识储备[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2年会论文集[C];2012年
5 朱丽萍;;中国近代翻译理论发展问题及对策探讨[A];中国翻译学学科建设高层论坛摘要[C];2013年
6 冉爱华;;浅析翻译理论在翻译教学中的作用[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十三辑)[C];2013年
7 杨晓荣;;翻译协调论的哲学基础——兼谈中国当代哲学研究对翻译理论的启示[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蒋丽娥;彭博;;《当代国外翻译理论导读》翻译错误归因探讨[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十一辑)[C];2013年
9 张红;;从俄罗斯语言学翻译理论角度看俄罗斯法律翻译[A];中国翻译学学科建设高层论坛摘要[C];2013年
10 张旭;;奈达与纽马克翻译理论比较[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李玉民;永远的巴别塔[N];北京日报;2003年
2 郑辉;“信、达、雅”与翻译理论[N];福建日报;2003年
3 贺爱军;翻译理论与实践[N];文艺报;2005年
4 许钧,南京大学教授、博导,华东师范大学紫江讲座教授;穆雷,,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博导;助力不同文化相互理解[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
5 廖七一 四川外语学院翻译研究所;由“器”入“道”:翻译研究的学科疆界与方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朱琳;译者为中心的多学科性翻译理论建构[D];南开大学;2010年
2 黄远鹏;当代西方翻译理论科学评价探索[D];山东大学;2009年
3 朱健平;翻译的跨文化解释[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郭兰英;“适者生存”:翻译的生态学视角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5 陈历明;翻译:作为复调的对话[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6 屈平;翻译还原:海德格尔现象学下的翻译理论[D];河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2114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2211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