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从认知视角看《心经》和《金刚经》中的概念隐喻

发布时间:2018-08-31 08:25
【摘要】: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视角分析《心经》和《金刚经》中的比喻表达,重点关注三个概念:[空间]、[时间]和[生命]。我们观察到佛教中的[空间]是沿上下和四方、四维无限延展的虚空,其中含无数微尘组成的三千大千世界;佛教中的[时间]遵循[时间即空间]这一根隐喻,具体体现为[时间的流逝是移动]、[早在前/晚在后]和[时间是循环];佛教中的[生命]则在[时间]和[空间]中轮回,体现为[生命是六道中的循环旅程]。这些概念隐喻共同构筑了一个与世俗世界相异又相通的佛教世界。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etaphorical expressions in the Heart Classic and the King Kong Sutra, focusing on three concepts: space, time and life. We observe that the space in Buddhism is an infinite void of four dimensions extending along the upper and lower directions, containing thousands of tiny dusts, and that [time] in Buddhism follows the metaphor of "time is space". "the passage of time is moving], [before / after] and [time is a cycle]; in Buddhism, life is reincarnated in [time] and [space], as life is a circular journey in the six Tao. These conceptual metaphors construct a Buddhist world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e secular world.
【作者单位】: 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
【分类号】:H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游春;重读《金刚经》[J];佛教文化;1996年02期

2 叶康乐;;《金刚经》里的世界(外二首)[J];江南(诗江南);2011年02期

3 多识·东舟宁洛;妙释《金刚经》[J];西藏民俗;1996年02期

4 吴言生;《金刚经》的精髓及其人文意义[J];运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4期

5 赵建军;超越内外虚空——《金刚经》“妙行无住”之义理阐释[J];常熟高专学报;2001年01期

6 赵建军;《金刚经》“庄严净土”之义理阐释——《金刚经》新解之十[J];青海师专学报;2001年03期

7 赵建军;平凡的源始——《金刚经》“法会因由”之义理阐释[J];胜利油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3期

8 满耕;《金刚经》的历史影响与四无思想的现实指导意义[J];法音;2003年08期

9 杜正乾;;《金刚经》研究述评[J];五台山研究;2007年01期

10 张海沙;;唐宋文人对《金刚经》的接受[J];人文杂志;2007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R,

本文编号:22144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22144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442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