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云南师范大学2014级赴泰实习生跨文化适应问题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8-09-04 16:19
【摘要】:随着中国走向世界舞台,世界范围内掀起的“汉语热”使各国对优秀汉语教师的需求极为迫切,尤其是与中国相邻的东南亚国家。汉语教师能否很好的适应当地文化并顺利的开展工作对该地区汉语推广事业至关重要。因此,笔者选取云南师范大学2014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三十名实习生,结合问卷和访谈,调查其在泰国的跨文化适应状况,从主客观两方面出发,对实习生的适应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文章由以下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介绍选题缘由、跨文化方面的文献综述、本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描述的是实习生的跨文化适应状况,分别从物质文化适应,精神文化适应和制度文化适应三个维度来描述,物质文化适应又从服装文化适应、饮食文化适应、建筑文化适应和交通文化适应四个方面来研究;精神文化适应,从宗教文化适应、校园文化适应和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三个方面来论述;制度文化适应,从政治制度适应、经济制度适应以及法律制度适应三个方面来论述。第三部分针对跨文化适应状况分析实习生的跨文化适应问题。第四部分针对实习生跨文化适应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研究对策。第五部分是研究结论,即通过研究得出实习生的文化适应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笔者针对调查结果,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今后的实习生提供建议。
[Abstract]:As China moves onto the world stage, the "Chinese craze" in the world has made the demand for excellent Chinese teachers extremely urgent, especially in the Southeast Asian countries adjacent to China. 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Chinese teachers to adapt to the local culture and carry out the work smoothly. Therefore, the author selects 30 interns of Grade 2014 Chinese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in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to investigate their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 in Thailand, combining questionnaires and interviews, starting from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aspects.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 to the intern's adaptation problem. The article is composed of the following five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the introduction, mainly introduces the reason of selecting the topic, the cross-cultural literature review, the research significance and the research method of this paper. The second part describes the intern's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 from three aspects: material cultural adaptation, spiritual cultural adaptation and institutional cultural adaptation, and material cultural adaptation from clothing cultural adaptation, diet cultural adaptation. The adaptation of architectural culture and traffic culture, the adaptation of spiritual culture, the adaptation of religious culture, the adaptation of campus culture, the adaptation of ethics and values, the adaptation of system culture, the adaptation of political system, The adaptation of the economic system and the adaptation of the legal system are discussed in three aspects. The third part analyzes intern's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 in view of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 The fourth part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research countermeasure to the intern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 The fifth part is the conclusion of the study, that is, the degree of cultural adaptation of interns from high to low is: institutional culture, material culture, spiritual culture. According to the investigation results,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in order to provide suggestions for the future interns.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H195.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宇红;文化适应与跨文化交际[J];杭州商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2 罗康隆;论文化适应[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3 李萍;孙芳萍;;跨文化适应研究[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年04期

4 杨宝琰;万明钢;;文化适应:理论及测量与研究方法[J];世界民族;2010年04期

5 孙进;;文化适应问题研究:西方的理论与模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6 邓婷;;试论从解决文化差异到文化适应的问题[J];大众文艺;2011年20期

7 陈国明;余彤;;跨文化适应理论构建[J];学术研究;2012年01期

8 程雅丽;华锦木;;文化适应的研究综述[J];科技视界;2013年02期

9 祝婕;;论来华预科部留学生跨文化适应[J];语文天地(高教.理论);2013年01期

10 郑士贵;文化适应对理解信任的影响[J];管理科学文摘;1999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晶;;文化适应与跨文化交际[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2 付佳;唐宁玉;;文化适应研究新方法初探[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刘杨;方晓义;;文化适应的标准、过程及影响因素[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苏娟;梁福成;白学军;;蒙族中学生文化适应与智力水平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吴丽;;失地农民幸福感与文化适应关系实证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严文华;;德国旅居者在中国的跨文化适应:质性的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7 严文华;;日本留学生和工作者的跨文化适应:以上海为例[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周云水;;小民族的生计模式变迁与文化适应——独龙族社会结构变迁分析[A];共识(2009秋刊02)[C];2009年

9 张智勇;;华中农业大学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研究[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3年年会暨海峡两岸翻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10 徐丽琼;;流动儿童的文化适应研究——以北京市一所公立中学为例[A];教育领导研究(第二辑)[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刘新权 武汉钢铁公司总法律顾问;企业“走出去”:文化适应比技术更重要[N];中国企业报;2014年

2 吉首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所 杨庭硕;文化对自然与生态系统的适应具有层次差异[N];中国民族报;2009年

3 陈国明 美国罗德岛大学教授国际跨文化交际学会执行主席 廖静 译;跨文化适应是跨越文化边界的游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4 浙江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莫幸福;宗教发展与文化适应[N];中国民族报;2014年

5 张雷生 韩国柳韩大学、延世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社会支持网络提高留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6 金荣渊 美国俄克拉何马大学教授 任瑞阳 译;压力、适应和成长[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7 叶子;印尼华人的文化适应[N];中国民族报;2005年

8 程菲 李树茁 悦中山 西安交通大学;文化适应对农民工心理健康的影响[N];中国人口报;2014年

9 李可;失地农民怎样才能融入城市生活[N];中国社会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王逊;数字化的旅居者—在德中国人新媒体使用与文化认同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2 王平;课程改革中的文化适应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张霜;民族学校教育中的文化适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4 孙亚楠;韩人社区与“韩味”青岛[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5 曹经纬;在华跨国公司外籍高管跨文化适应的压力及应对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劲梅;西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7 杨燕;90后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的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利君;云南师范大学2014级赴泰实习生跨文化适应问题及对策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7年

2 李先知;试析中国留美高校学生的跨文化适应和对策[D];重庆大学;2011年

3 董会颖;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适应[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4 姚金安;在日中国人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状况实证考察[D];湖南大学;2013年

5 李营;越南留学生在华跨文化适应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3年

6 孙佳鹏;上海市新疆中职班学生文化适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7 蔡火林;甘孜藏区外来教师文化适应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8 朱艳霄;壮族布岱族群女性的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D];广西艺术学院;2015年

9 丁方超;来华华裔留学生文化适应情况调g敫霭阜治鯷D];复旦大学;2014年

10 钱绘旭;东南亚留学生在云南的跨文化适应调查分析[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2227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22227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02a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