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字母的表意特征与英汉思维差异研究
本文关键词:认知语言学中值得思考的八个问题,,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河北大学》 2008年
英文字母的表意特征与英汉思维差异研究
郭海波
【摘要】: 关于语言符号任意性和理据性的争论可以说是历史悠久,目前还没有定论。自索绪尔以来,一直是任意性的主张占据主导地位。长期以来不少学者在诠释语言的形象性时陷入了一种思维定势,认为中国人重直觉与具象而西方人重理性与逻辑,在语言上表现为汉语的形象性和英语的功能性。国内学者试图从词汇、句法和语篇层面探讨英语语言的象形本质及其理据,但关于字母在表意功能和英语思维方面的研究仍是凤毛麟角。 本文仅对比英汉两种语言,着眼于英汉语言符号特征和思维方式的差异性,以汉字的偏旁为参照,以具有显著特征的词汇为具体研究对象,分门别类地论述特征字母在图画词汇、象形词汇、拟声词汇和表意词汇中的表意功能,根据国内外学者对词汇的研究和分析比较海量的英文词汇总结出特征字母,系统地论述了其在词汇中表意的现象;比较古英语字母与现代英语字母的表意功能、造字原则与方式和英语思维方式。最后,探讨了特征字母表意现象在认知语言学中的应用,针对王寅先生提出的认知语言学中八个主要问题中的“认知的无意识问题、基于原型成员的延伸问题、语义链问题、范畴容忍度问题和意象图式问题”作了回答;就词汇记忆和英汉思维方式差异提出了可行的办法。 论文共分六部分。第一章导论:结合汉字偏旁的表意特征,综述了英文字母表意现象。第二章英语词汇分类:以表意字母为分类依据,把单词分成了图画词汇(含象形词汇)、表意词汇、拟声词汇和功能词汇。第三章字母起源与表意功能:探讨了英语字母的起源和古代、现代英文字母表意功能。第四章造字原则与方式:比较了英汉造字方式的异同,探讨了英语词形变化的两大方式和造字的原则。第五章特征字母表意理论的应用:主要探讨了特征字母理论对认知语言学主要理论发展的贡献、词汇识记和英汉思维方式的差异。第六章为结论。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H31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孟;;第二语言词汇习得形式——意义映射:争议与思考[J];当代语言学;2007年01期
2 张敏;从类型学和认知语法的角度看汉语重叠现象[J];当代语言学;1997年02期
3 朱亚同;英汉合体字造字方法对比分析[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4 施栋琴;中西民族整体性思维与个体性思维倾向之差异在汉英语言中的表现[J];上海海运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5 王寅;认知语言学中值得思考的八个问题[J];外语研究;2005年04期
6 郭鸿;索绪尔语言符号学与皮尔斯符号学两大理论系统的要点——兼论对语言符号任意性的置疑和对索绪尔的挑战[J];外语研究;2004年04期
7 黄曙光;陈建生;;语言符号的非任意性认知说[J];求索;2007年09期
8 周有光;;人类文字的历史分期和发展规律[J];民族语文;2007年01期
9 陆丙甫;郭中;;语言符号理据性面面观[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10 靳琰;王小龙;;英汉仿拟的心理空间理论阐释[J];外语教学;2006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海泉;距离临摹动因在汉语中的运用[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2 周俊勋;从高诱注看东汉北方代词系统的调整[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1期
3 唐勤泉;;论翻译的基本单位[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4 杨京宁,王琪;汉语新词新语词源探析及英译[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5 刘国忠;隐喻与跨文化交际[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6 袁文彬;翻译研究的语篇分析模式及其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7 胡河宁;;组织意象图式中的组织传播隐喻[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8 张志宏;董粤章;;习语演进的认知诠释[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9 王扬;语用预设的特征及其认知阐释[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10 周玲;如何辨析英语同义词[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小菲;;“杂交性”策略在跨文化符码中的运用及受众的解读——北京奥运会吉祥物案例研究[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2 游淑芬;;值得推荐的一本工具书——1995年新版《汉英词典》[A];第二届全国双语词典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1996年
3 陈梅;康旭;;汉英双解词典:读者分析及其必要性[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4 向朝红;;英汉词典语用信息处理现状的调查及分析[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5 姜秋霞;;词典翻译与文学翻译对比研究初探[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6 周敬华;曹京华;;改进英汉词典中的语法信息[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7 舒启全;;论双语(汉英)专名词典的规范性、综合性和实用性[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8 郭定泰;郭明惠;;评《新英汉缩略语大词典》[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9 李红梅;;从单语语文词典释义的灵活性看英汉双语词典的释义[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10 冯奇;殷琦乐;;浅谈积极型双语词典的编纂[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艳;汉藏语四音格词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2 李泉;单音形容词原型性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3 曹廷玉;赣方言特征词研究[D];暨南大学;2001年
4 顾卫星;明清学校英语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5 江荻;论汉藏语言演化的历史音变模型[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6 张三;可再生自然资源的社区管理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7 崔诚恩;现代汉语情态副词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8 王利众;俄汉科学语言句法对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2年
9 吴云霞;万荣方言语法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10 阿不力米提·优努斯;维吾尔象征词及其文化含义[D];新疆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敏;《醒世姻缘传》中的趋向动词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2 陈力;“被”和“让”表被动的句法语义对立及其功能解释[D];南开大学;2002年
3 贾音;汉语词重叠的理据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蒋恬恬;从语义和交际翻译理论评朱生豪译《哈姆雷特》[D];浙江工商大学;2007年
5 黄兵;有标记数量结构[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6 左双菊;“老+N”和“旧+N”[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许朝阳;文体学与英语口语理解[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8 贺晓玲;两种表致使义句式的异同考察——“使”字句和“把”字句[D];暨南大学;2001年
9 田蓉;非营利组织在社区中的角色与功能研究——以苏州三元、府前社区非营利组织为个案[D];苏州大学;2001年
10 王晓亮;汉语一价动词的认知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晓农;亲密与高调——对小称调、女国音、美眉等语言现象的生物学解释[J];当代语言学;2004年03期
2 郑振峰;从汉字构形的发展看汉字的性质[J];古汉语研究;2002年03期
3 卢红梅,李明;广告中的仿拟及其英汉互译[J];国际经贸探索;2001年03期
4 郑振峰;20世纪关于汉字性质问题的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5 徐国珍;二十世纪仿拟辞格研究综述(上)[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6 詹鄞鑫;20世纪汉字性质问题研究评述[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7 吴雪颖;认知修辞学浅谈[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8 王铭玉;对皮尔斯符号思想的语言学阐释[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8年06期
9 梁艳春;合成空间理论对委婉语的阐释力[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10 周双娥;英汉仿拟修辞格的运用[J];宁波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有光;;文字发展规律的新探索[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小曼,胡作友;英汉思维差异与翻译策略运用[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2 刘璐;;英汉思维差异与大学英语写作[J];价值工程;2010年34期
3 高纯娟;翻译教学应加强英汉思维差异训练[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4 杨琨;;从英汉思维差异谈大学非英语专业写作教学[J];湘潮(下半月)(理论);2007年04期
5 罗云珍;;文化差异对学生英语写作的影响[J];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6 张晓红;;英汉思维差异与英文影片的翻译[J];电影评介;2010年05期
7 陈霞;;英汉思维差异在中英应用文写作中之体现——我国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应用文写作错误情况调查与剖析[J];语文学刊;2006年23期
8 黄丽凡;;英汉互文结构上的对比与翻译[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24期
9 郑青;;大学英语写作中英语思维模式的培养[J];湘潮(下半月)(理论);2008年05期
10 张成材;商州(张家塬)方言的儿尾[J];语言研究;200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莉娅;;英汉思维模式与文化差异分析[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李锺振;;汉字对东方文明创造所带来的影响和简化字的地位[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世界格局中的中华文明”国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6年
3 吴继章;巫建英;;有关当前出版物方言词语的几个问题[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七辑)[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程竹;[N];中国文化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程竹;[N];中国文化报;2008年
3 实习记者 何凌枫;[N];中国证券报;2000年
4 王文萍;[N];云南日报;2002年
5 演讲人 赵平安;[N];光明日报;2010年
6 柴哲彬;[N];中华读书报;2002年
7 范庆元;[N];语言文字周报;2010年
8 章海荣;[N];中国艺术报;2010年
9 涿州市第二中学 郄跃武;[N];学知报;2011年
10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江枫;[N];社会科学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宋奕;影像江南[D];南京艺术学院;2012年
2 刘悦;基于异体现象描述的东巴文字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斐;英汉思维差异对语篇组织的影响和对策研究[D];漳州师范学院;2012年
2 罗勤;张艺谋电影:“两极”美学现象与“极致”导演思维[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3 彭传武;表意·纪实·奇观[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田龙伯;饮食器具的表意功能研究[D];江南大学;2009年
5 熊唱;表意的还原—重庆山地城市原生空间文化内涵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6 叶莉斯;从音乐表意的角度看西方早期器乐语汇的形成[D];星海音乐学院;2013年
7 汪太舟;同符合体字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8 舒苦舟;论英译汉中语序的调整[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9 江春平;余光中散文二律背反现象论[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10 刘欢;儿童绘本的表意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认知语言学中值得思考的八个问题,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268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226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