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词“巢”“窠”“窝”的历时演变
[Abstract]:The diachronic evolution of "nest", "nest" and "nest" in the meaning of "animal nest" is as follows: in ancient times, "nest" came into being, in middle age, "nest" and "nest" coexist, and "nest" dominates; In modern times, nests, nests, As an ancient word, "Nou" has not been replaced by "this word" nest "and" nest ", so it has always been in an advantageous position. This relatively special phenomenon and law is worth observing and studying.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分类号】:H1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俊勋;从高诱注看东汉北方代词系统的调整[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1期
2 王媛媛;;中古汉语中的介词“着”[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3 褚福侠;;元曲“量词+儿”用法考[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4 曾良;;明清小说词语俗写考[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5 方云云;;近代汉语“脖子语义场”主导词的历时演变[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6 刘光明;《颜氏家训》的被动句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7 熊仲儒;;领属性致使句的句法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8 孙慧;;浅析汉语“被”字式的演进历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6期
9 蔡丽华;;《青郊杂著》与《五方元音》声母之比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6期
10 李靖;;《青郊杂著》与《五方元音》研究现状简评及展望[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平忠;;中古以O啛R音由}0廔洪的雕散式音燮[A];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周有斌;;制约音译外来词形式选择的原则[A];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蒋仁萍;;古代汉语代词“之”的回指用法与语序的互动[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应学凤;;右文说与语音象似性[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吴万和;;从中古汉语词汇语法现象看《列子》是托古伪书[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武宏琛;;现代汉语疑问代词非疑问用法研究述评[A];第五届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2年
7 潘志刚;;论汉语词汇的双音节化?[A];江西省语言学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2年
8 李亚茹;;《鼻奈耶》量词研究[A];2012西南地区语言学研究生论坛论文集[C];2012年
9 尹雯;;陕甘宁清至民国时期方志方言文献中的疑问代词[A];西北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一辑)[C];2013年
10 谢小丽;;“骗马”考[A];学行堂文史集刊——2012年第2期[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邱闯仙;现代汉语插入语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曲丽玮;元刊杂剧复字词汇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杜凤梅;古齐鲁语声母系统构拟[D];南开大学;2010年
4 刘艳红;唐五代方位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洪梅;中古入声韵在明清韵书中的演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杨先明;0-5岁汉语儿童语言发展的认知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7 姜燕;汉语口语美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冯炜;《唐律疏议》问答体疏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秦曰龙;清抄本《五音通韵》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武晓丽;汉语核心词“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宁;视觉动词“见”与“See”的语法化对比研究[D];聊城大学;2014年
2 万艳军;语体视野下的《大唐西域记》副词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4年
3 张艳超;吕静《韵集》声母系统研究[D];渤海大学;2014年
4 高培培;邯郸方言代词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年
5 陈佳钰(Tan Chiamin);马来西亚学生学习汉语被动句的难点和教学建议[D];苏州大学;2014年
6 邓珊;《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称谓词研究[D];浙江财经大学;2014年
7 张冰凌;《歧路灯》述补结构研究[D];浙江财经大学;2014年
8 唐武嘉;敦煌道经佛源词研究[D];浙江财经大学;2014年
9 陈宇;语料库视野下的现代汉语人体上肢动作义场代表词义项分布研究[D];广西大学;2014年
10 焦子桓;语料库视野下的现代汉语颜色义场代表词义项分布研究[D];广西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骨科康复常用词中英文对照(2)[J];现代康复;2001年16期
2 ;骨科康复常用词中英文对照(3)[J];现代康复;2001年16期
3 ;骨科康复常用词中英文对照(5)[J];现代康复;2001年16期
4 ;骨科康复常用词中英文对照(6)[J];现代康复;2001年16期
5 ;骨科康复常用词中英文对照(1)[J];现代康复;2001年24期
6 ;骨科康复常用词中英文对照(2)[J];现代康复;2001年24期
7 ;骨科康复常用词中英文对照(3)[J];现代康复;2001年24期
8 ;骨科康复常用词中英文对照(4)[J];现代康复;2001年24期
9 ;骨科康复常用词中英文对照(5)[J];现代康复;2001年24期
10 ;骨科康复常用词中英文对照(6)[J];现代康复;2001年2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赵岩;;《东汉—隋常用词演变研究》订补——以简帛文献为中心[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2 陈波;;小学语文改革实验教材常用词系统研究[A];首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苏新春;顾江萍;;“人”“机”分词差异及规范词典的收词依据——对645条常用词未见于《现汉》的思考[A];中国辞书论集2000[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记者 隋笑飞;词表收常用词5万余个[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2 本报记者 路艳霞;《现代汉语常用词表》(草案)面世[N];北京日报;2009年
3 逍遥浪子;快速输入常用词[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3年
4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游汝杰;全球汉语融合趋势日渐明显[N];社会科学报;2012年
5 本报记者 杨敏;美国词典主编谈地区词汇不会消失[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6 专栏撰稿人 张海峰;谁让汉字变“丑”了[N];新疆日报(汉);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于飞;两汉常用词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赖积船;《论语》与其汉魏注中的常用词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3 高海洋;北京话常用词社会分层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4 芮东莉;上古汉语单音节常用词本义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5 杨世铁;先秦汉语常用词研究[D];安徽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平;汉英常用词语义对比研究[D];鲁东大学;2007年
2 杨明泽;几组汉语常用词的演变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3 王华;五组常用词演变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4 邱丽佳;先秦至隋几组常用词的演变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周理军;东汉—隋几组常用词演变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6 岳彦廷;平定城区方言常用词变异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2年
7 周晓维;《论衡》单音常用词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3年
8 姜雪梅;古代汉语几组常用词演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9 王伟静;五组汉语常用词的历时演变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3年
10 徐磊;汉语“跌倒”类常用词历史演变的描写与解释[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3524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2352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