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人际语用学视域下争辩会话中的身份构建研究

发布时间:2019-04-11 16:45
【摘要】:本文从人际语用学的视角分析争辩性会话中会话者如何通过解构他人身份,实现自我身份的建构。基于"一虎一席谈"中竞争语境下的语料分析,本研究结合人际关系建构、人际情态表达与人际关系评价,探究职业身份构建的人际语用理据,发现人际关系构建是职业身份构建的成因,人际情态表达是职业身份构建的驱动要素,人际关系评价是构建职业身份的言语行为取效;同时,认为指示原则、站位原则与交互原则是探究职业身份构建的人际语用原则。本研究可为身份研究提供新导向,有助于推进身份构建的人际语用学理论体系探究。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personal pragmatics, this paper analyzes how the interlocutor realizes the construction of self-identity by deconstructing the identity of others in debating conversation. Based on the corpus analysis in the context of competition, this study combine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construction, interpersonal modality expression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evaluation to explore the pragmatic motivation of professional identity construction. It is found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is the caus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professional identity, the expression of interpersonal modality is the driving factor of the construction of professional identity, and the evaluation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is the effect of speech act of constructing professional identity. At the same time, the principle of deixis, the principle of station and the principle of interaction are the pragmatic principles of explo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professional identity. This study can provide a new direction for identity research and help to explore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interpersonal pragmatics which is helpful to the construction of identity.
【作者单位】: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教育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人际语用能力研究”(16JJD740007)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项目
【分类号】:H03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钱冠连;语用学:中国的位置在哪里?——国内外语用学选题对比研究[J];外语学刊;2001年04期

2 辛斌,马涛;语用·认知·对比·创新——第七届全国语用学研讨会论文综述[J];外语研究;2002年02期

3 张莉;语用学浅探[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4 王欣;九十年代语用学研究的新视野——历史语用学、历时语用学和文学语用学[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年05期

5 田学军;语用学的源起、繁盛和展望[J];山东外语教学;2004年03期

6 曾文雄;;元语用学:语用学理论反思与发展的动力[J];广西社会科学;2008年12期

7 L. Cummings;刘建刚;姚俊;;《语用学的多学科视角》简介[J];当代语言学;2008年02期

8 杜磊;;“语用学”范畴之探究[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S1期

9 ;书讯[J];疯狂英语(教师版);2009年03期

10 何自然;;漫话语用学和我[J];当代外语研究;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林敏;;普遍性与个性——礼貌原则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应用[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2 李子荣;;论普遍语用学的“四个世界”——兼与修辞学的“四个世界”比较[A];语言学新思维[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江晓红 肇庆学院外国语学院;实验语用学引领研究方法革新[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科芳;修辞格翻译的语用学探解[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思言;疑问句非疑问功能的中日对比研究[D];云南大学;2016年

2 高立祥;语用学视角下的新闻误读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6年

3 曹博;笑话的语言语用学阐释[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6年

4 冯文敬;哈贝马斯普遍语用学:诠释与批判[D];黑龙江大学;2009年

5 刘敏;从语用学的角度看金融类新闻英语标题的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曹健;语用学与模糊语的语用翻译[D];兰州大学;2009年

7 张林雅;翻译的语用观[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8 刘霁月;从语用学的观点看翻译[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寇宁;语用方法在翻译中的应用[D];太原理工大学;2007年

10 温哲;从语用学角度研究电影对话幽默[D];太原理工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4565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24565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b8d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