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与台湾民众的“国族认同”
发布时间:2019-10-12 13:49
【摘要】:一百多年来"语言"始终关联着台湾民众的"国族认同"问题。日据时期殖民者强力推行日语,台湾人士则认识到汉文若废,固有民族性亦将消失。为此,台湾文人通过汉诗写作保持汉语汉字能力并强化了中国文化修养;新文学作家则力图从祖国引入白话文,其中部分作家在台湾人被禁止说汉语又不甘愿说日语的情形下提倡"台湾话文"。汉诗、白话文、"台语"等的存在,使日据50年也未能将汉语连根拔除。光复初期,两岸人士采用多种途径推行国语,他们意识到"台语"乃汉语的一种方言,通过它来学习普通话是一捷径,因此极力提倡。上世纪80年代以来,"台语"运动兴起并成为"台湾民族"论建构的重要一环,但出于某种意识形态而进行政治性操弄,必将因缺乏学理依据而难以成功。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六十年来台湾社会思潮的发展和人文学术的研究”(批准号:16ZDA138)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002
本文编号:2548095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六十年来台湾社会思潮的发展和人文学术的研究”(批准号:16ZDA138)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00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陈正统;;《闽南话漳腔词典》的编写缘由[J];政协天地;2005年07期
2 ;台湾民众开始接受简体字[J];对外传播;2008年04期
3 熊南京;邬美丽;;台湾民众语言使用的实证性研究[J];百色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本文编号:25480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2548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