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审话语中情态动词的韵律特征及其人际功能实现
【图文】:
图2:音高图图3:音强图74.884Hz到174.750Hz之间变化,平均值为121.657Hz,而情态动词“可以”的音高变化在95.02Hz到135.87Hz之间,处于平均值上下,无明显突出特征。在音强方面,情态动词“可以”的音强度虽相对较高(83.06dB),但并未达到整个小句的最高值(88.21dB)。综合音长、音高及音强三方面因素的分析,本文认为,在审判长的这句话中,情态动词没有呈现出特殊的韵律特征,也没有标记特殊的信息焦点。2)公诉人(2)[公诉人]:“本院认为被告人韩磊目无国法,故意非法剥脱他人生命,致人死亡,犯罪性质极其恶劣,情节后果特别严重,其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32条之规定,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以故意杀人罪追究刑事责任。”这段话出自公诉人在法庭调查阶段开始时宣读起诉书的部分内容,一般在起诉书的最后,公诉人会依照法律,提出对被告人的定罪意见,,故道义高值情态动词“应当”经常被使用,表示一种义务。同样将这一小句导入praat软件,得到音频图、音高图与音强图如图4-6所示。在这一小句中,整句话的时长为2.99秒,所有两字词语中,“应当”为0.36秒,“故意”0.28秒,“追究”0.34秒,“刑事”0.25秒,“责任”0.30秒。情态动词“应当”的音长略长于实义动词“追究”,而且音长最长。在音高方面,“应当”一词的音高最大值与整个小句的最大值相同,为421.924Hz,最小值330.75Hz高于整个小句的音高平均值259.620Hz;且在音强图中,也能明显看出,“应当”一词的音强最大值即为整个小句的最大值,为87.54dB,故可以判断,在这一小句图4:音频图-37-
中,情态动词“应当”明显被说话人所强调。3)被告(3)[审判长]:被告人韩磊,李明,对这个监控录像有意见吗?[被告人李明]:没有。[被告人韩磊]:我当时肯定拿出电话要拨打120。这一对话发生在举证质证阶段。被告人对公诉人提出的影像证据向审判长提出异议,韩磊辩称在错摔女童后自己试图要打120来救她。情态动词“肯定”,属于低值的认识情态,表示一种确定性的推断;另一情态动词“要”,属于中值的动力情态,表示一种意愿,二者都用来表明被告的态度。图7-图9分别为这一小句的音频图、音高图与音强图。同样对这一小句中的情态动词“肯定”进行音长、音高与音强方面的分析,结果发现,“肯定”音长为0.41秒,略短于最长的词语“当时”(0.70秒),但长于实义动词“拿出”(0.28秒)。在音频中可以明显听出,说话者在“当时”处有明显的拖长音,表现为在回忆和思考当时的情景。另一情态动词“要”音长为0.18秒,略长于同句中的“我”(0.10秒),但从音高和音强图来看,“要”的韵律特征并不明显;而情态动词“肯定”在音高上达到了整个小句的最大值,而且从图5:音高图图6:音强图图9:音强图图7:音频图图8:音高图-38-
【作者单位】: 大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当代庭审话语语调表征及其信息效果研究”(15BFX066)研究成果
【分类号】:H1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国萍;;现代汉语“比”字句中情态动词意义分布考察[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06期
2 胡伟;;西汉出土与传世文献中的情态动词[J];殷都学刊;2010年03期
3 孙晓丹;英语情态动词之语义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03期
4 马宇婷;;朱冠明:《<摩诃僧祗律>情态动词研究》[J];华西语文学刊;2010年01期
5 杨贝;;汉语儿童认识型情态动词的早期习得[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4年01期
6 朱冠明;;情态动词“该”的来源——附论“可能”[J];汉语史学报;2006年00期
7 杨洪艳;;从认知语言学视角看情态动词“肯”[J];作家;2010年20期
8 张莉;;汉语情态动词的分类浅析[J];金田(励志);2012年07期
9 张黎;;《刑法》中情态动词的人际功能分析[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10 赖鹏;;二语习得角度的情态动词语义构件认知新解[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彭利贞;黄华新;;焦点位置的情态解释[A];索绪尔语言哲学思想研究——第二届中西语言哲学高层论坛暨纪念索绪尔逝世100周年论文集[C];2013年
2 丁雪;安翔;孟子厚;;京味吆喝声的韵律特征分析[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3 蔡莲红;吴宗济;蔡锐;陶建华;;汉语韵律特征的可计算性研究[A];新世纪的现代语音学——第五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4 吴洁敏;朱磊;;感情语调的超常韵律和反常韵律特征[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宋永圭;现代汉语情态动词“能”的否定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2 熊子瑜;自然语句边界的韵律特征及其交际功能[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亮;汉语意愿情态动词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5年
2 朱冬雪;留学生现代汉语情态动词的习得研究[D];安徽大学;2016年
3 高志慧;顺应理论视角下情态动词在日常交际中的选择和使用方法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6年
4 陈春红;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情态动词释义模式初探[D];中山大学;2016年
5 计Zs;汉德情态动词对比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4年
6 张尊;情态动词在报纸评论中运用情况的考察[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7 肖明齐;英汉情态动词意象图式对比分析[D];西南大学;2009年
8 曾艳;法律语言中情态动词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王红卫;语言共性:对英汉情态动词演变机制的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6年
10 崔靖靖;现代汉语中情态动词的句法结构[D];湖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5511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2551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