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文心雕龙》写作主体观研究

发布时间:2019-10-24 21:10
【摘要】:《文心雕龙》50篇中蕴藏着非常丰富的写作理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学术界开始研究其写作理论的构成、价值及其对现代写作理论与实践的启示意义。一些学者发表了不少论著,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由于研究的时间不长,研究的人员有限,目前学界对《文心雕龙》写作理论的研究还不够全面和深入,其中关于主体论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写作主体在写作行为系统中占据主导地位,它是进入写作行为和写作思维中的人,既是构思行文活动的叙述者,又是客观外物的感知者。而刘勰从写作主体出发论文,把人作为论文的聚焦点,是其《文心雕龙》中至为精彩的一笔。其《文心雕龙》写作主体观内容包括“文德说”、“缘情说”、“养气说”、“性灵说”、“神思说”、“才性说”以及“文术说”等七个方面。《文心雕龙》写作主体观对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写作主体理论具有很大的启示:写作主体观应成为现代写作理论的基石;应以《文心雕龙》写作主体观为基础建构现代写作主体论,具体包括写作主体的思想道德素养论、学识才能素养论、思维品质素养论、写作规律技巧论、写作审美素养论和生态文化素养论六个方面。同时《文心雕龙》写作主体观对于当下的写作教学亦具有启示意义:教学要重视写作主体,补构主体素质;教学要重视思维训练,提高思维品质;教学要重视表达艺术,提升审美趣味;教学要重视体制训练,培养语体意识。希望我们抓住写作主体这一点,对它进行全方位深入剖析,从而能够找到在写作当中提高写作主体写作能力的方法,丰富相关的理论,使得课题研究能够更好指导实践,从而推动写作学科和其他各项学科共同协作发展,扩大各个学科的研究范围。
【学位授予单位】:温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H1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文高;论《文心雕龙》对古代写作理论建设的贡献[J];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10期

2 尚悦;;文心雕龙[J];宝藏;2019年05期

3 于景祥;鑫鑫;;《文心雕龙》藻饰艺术三题[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01期

4 胡作友;袁俊霞;;《文心雕龙》英译的文化价值[J];福建江夏学院学报;2018年06期

5 戚良德;;《文心雕龙》与中国文论[J];语文学刊;2017年06期

6 李兆新;;《文心雕龙》学术性质研究述评[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8年02期

7 吴林伯;;《周易》与《文心雕龙》[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06期

8 戚良德;;《文心雕龙》[J];语文学刊;2018年02期

9 彭笑远;;《文心雕龙》注译史上的重要普及读本[J];语文学刊;2018年03期

10 孙慧娟;;塞外更有龙吟声——评《<文心雕龙>探疑》[J];语文学刊;2014年2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华;;《文心雕龙》“化感”的内涵及其表达的理念[A];作为理论资源的中国文论——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四十二辑)[C];2016年

2 吴中胜;;文化人类学视野中的《文心雕龙》诗性智慧研究[A];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三十七辑)——美的观点与中国文论[C];2013年

3 孙蓉蓉;;《文心雕龙》的“雕龙”形式论[A];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三十三辑)——中国文化的经典与文体[C];2011年

4 王毓红;;《文心雕龙》用事及其功能意义[A];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三十三辑)——中国文化的经典与文体[C];2011年

5 韩湖初;;关于《文心雕龙》属“心道二元”或客观唯心主义理论体系的商榷[A];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二十四辑)——中国文论的常与变[C];2006年

6 徐浩;;《文心雕龙·附会》浅解[A];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二十八辑)——中国文论的道与艺[C];2003年

7 陈聪发;;《文心雕龙》的“清”义辨析[A];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二十五辑)——中国文论的情与体[C];2008年

8 涂光社;;徜徉《文心雕龙》的“思精”之境[A];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二十七辑)——中国文化论的我与他[C];2007年

9 杜黎均;;《文心雕龙》修辞理论新探[A];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十辑)[C];1985年

10 詹福瑞;;《文心雕龙》“典雅”考释[A];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十五辑)[C];199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执行馆长 李磊;文心雕龙 不断超越[N];中国文化报;2017年

2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诗性文化与《文心雕龙》的诗性遗存研究”负责人、赣南师范大学教授 吴中胜;《文心雕龙》的诗性智慧[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

3 本报记者 张清俐;《文心雕龙》体现诗性与逻辑性的统一[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4 李建平 广西社会科学院文史研究所;廓清《文心雕龙》体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5 杨东林;2004年《文心雕龙》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N];中华读书报;2004年

6 陶文;重读《文心雕龙》[N];中华读书报;2004年

7 周兴陆;章太炎讲演《文心雕龙》[N];中华读书报;2003年

8 南京大学 卞东波;晚年巨制,“龙”学佳构[N];社会科学报;2018年

9 中国人民大学 张法;《文心雕龙》研究:定论还是起点[N];社会科学报;2007年

10 云南大学人文学院 张国庆;《文心雕龙》的核心文学观念[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傅炜莉;《文心雕龙》文论术语的认知阐释[D];山东大学;2013年

2 钟明国;整体论观照下的《文心雕龙》英译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3 于景祥;《文心雕龙》与骈文理论和骈文创作[D];河北大学;2007年

4 施佳胜;经典 阐释 翻译——《文心雕龙》英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王万洪;《文心雕龙》雅丽思想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6 李长庚;《文心雕龙》与《易》卦关系探微[D];西北大学;2015年

7 王晓军;《文心雕龙》的篇章语用学思想[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8 杨继勇;“隐秀”说和“显隐”说的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9 杨倩;明代《文心雕龙》接受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10 吕亭渊(Yoe Jung Yoen);魏晋南北朝文论之物感说[D];北京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露婷;《文心雕龙》写作主体观研究[D];温州大学;2017年

2 宋文志;《文心雕龙》应用写作主体论[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李源;《文心雕龙》的写作之道及其现代意义[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4 季桂增;论《文心雕龙》的文学成就[D];陕西师范大学;2016年

5 安之乐;《文心雕龙》在唐代的接受[D];宁夏大学;2015年

6 陈钧;《文心雕龙》同义词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4年

7 佟永波;《文心雕龙》的文学史观及其接受研究[D];牡丹江师范学院;2014年

8 刘萍;从太康诗文看《文心雕龙》的理论范畴[D];河北大学;2015年

9 李晓静;《文心雕龙·书记》研究[D];河北大学;2013年

10 杜若;《文心雕龙》之双声复义[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5527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25527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670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