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齐民要术》度量衡量词及其演变研究

发布时间:2019-11-30 02:49
【摘要】:《齐民要术》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一部口语性很强的农学巨著,其中在农作物生产、食品加工制作等方面涉及的量词很多,尤其是度量衡量词,是我们研究古汉语量词不可多得的语料。本文分为五章。第1章绪论。对度量衡量词进行界定及分类,概述度量衡量词的研究现状,介绍论文的研究方法,对所用的语料、版本情况以及创新之处进行说明。第2章《齐民要术》度量衡量词的静态描写。在穷尽性考察统计的基础上,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齐民要术》中的度量衡量词进行全面研究。《齐民要术》共38个度量衡量词,分为度制、量制、衡制、亩制量词四大类。度制量词7个,量制量词25个,其中定制量制量词5个,非定制量制量词20个,衡制量词2个,亩制量词4个。从量词的语法功能看,《齐民要术》度量衡量词组合能力强,能与数词、名词、形容词等组合,在句子中可充当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等多种句子成分,但构词方式不发达。《齐民要术》度量衡量词具有内部发展不均衡,搭配方式不相同,非定制量词借用较多,量制、衡制量词通用等特点。第3章《齐民要术》度量衡量词称量方法及其演变。先从共时层面分析《齐民要术》度量衡量词称量方法的基本面貌。《齐民要术》称量方法多样,不同类型度量衡量词侧重的称量方法不相同。度制量词以“形+数+量”为主,量制、衡制量词以“名+数+量”为主,亩制量词倾向于“数+量”格式。然后重点从历时层面描述从先秦至元明清时期度量衡量词称量方法的演变过程。殷商西周时期度量衡量词称量方法少,春秋战国时期称量方法丰富,秦汉时期“名+数+量”和“数+量”格式占据主导地位,魏晋南北朝时期“数+量+名”和“名+数+量”格式竞争激烈,唐宋时期“数+量+名”超过“名+数+量”格式,元明清时期“数+量+名”远超过“名+数+量”,成为度量衡量词称量方法最主要的手段。第4章《齐民要术》度量衡量词称量对象的演变。重点考察“寸、丈、斗、碗、盏、虎口、两、斤、顷、畦”等有代表性的各类度量衡量词从先秦至现代各个时期称量对象的变化。“寸”、“丈”、“斗”、“虎口”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已逐渐退出我们舞台,“碗”称量对象广泛,凭借自身优势一直活跃在我们生活中,“盏”成为称量灯的专职量词,“斤”、“两”称量对象变化大,“顷”、“畦”称量对象单一,变化小。《齐民要术》度量衡量词称量对象在演变过程中由具体到抽象,各成员内部具有相似性,语义不断泛化等特点。第5章《齐民要术》度量衡量词的传承与发展。《齐民要术》大多数定制度量衡量词传承上古,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新的度量衡量词如:“洪”、“扼”。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理工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H1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颖炜;;《齐民要术》使令类兼语结构分析[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6期

2 程文文;;从出土文献看“数+量+名”结构的历时形成过程[J];古汉语研究;2015年04期

3 李建平;;先秦两汉粮食容量制度单位量词考[J];农业考古;2014年04期

4 张显成;高魏;;量词“步、石、斗、升、参”意义辨正——以出土文献为新材料[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7期

5 李小平;;《齐民要术》动宾式双音词形义演变及成因[J];云梦学刊;2014年04期

6 吴雅云;;汉语个体量词“数+量+名”结构的历时形成过程[J];汉语学报;2014年03期

7 魏艳伶;;传统度量衡量词现状及其对外汉语教学策略[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8 李小平;;《齐民要术》“升、斗”类量词称量对象及成因[J];云梦学刊;2011年06期

9 李小平;;《齐民要术》指称植物的量词“科”及其演变[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0 班吉庆;;《说文解字》所收度量衡量词简论[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建平;先秦两汉量词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黄芳;先秦汉语量范畴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李宗澈;《史记》量词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兰;古代度量衡语词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3年

2 何娜;《世说新语》量词研究[D];扬州大学;2011年

3 顾亚芹;《本草纲目》量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余剑;《诸病源候论》《黄帝内经太素》量词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5 杧喜英;魏fI南北朝志怪小说量词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6 张潇潇;《西游记》量词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7 刘双;《夷坚志》量词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徐晶晶;《三言》量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李富良;先秦到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度量衡量词历时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7年

10 陈跃;《红楼梦》量词研究[D];贵州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5677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25677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341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