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一X一Y”格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9-12-04 06:00
【摘要】:“一 X 一 Y”格式由于其简练的形式、表义的丰富性,以及特定的构成和表达方式,因而无论是在口语还是书面语中,使用频率都极高。本文主要是以三个平面理论为指导,对格式的共时层面进行描写。其次结合认知语言学中的范畴化理论、象似性理论、概念隐喻理论及概念整合理论对“一 X 一 Y”格式的认知制约机制及概念层级进行静态和动态的分析。内部构成方面,首先对能进入“一 X 一 Y”格式的“X、Y”的词性进行考察。其次对“一 X 一 Y”格式中“X”和“Y”的位序问题进行考察,并分别对其可换序与不可换序的原因进行解释说明。最后,对“一 X 一 Y”格式中的“一”进行考察。句法及语用方面,句法方面主要考察了格式的句法功能及句法特征。语用方面,首先从音律特征上来看,“一 X 一 Y”格式音节措置整齐,节奏鲜明,音乐性强,富有音乐美。其次从表达特征上来看,“一 X 一 Y”格式具有经济性与能产性、直观性与表象性、形象性与典雅性的特点,满足了人们对语言经济性与实用性的要求,具有自己独特的语用价值,因而被广泛使用。认知语义方面,首先将“一 X 一 Y”的语义类型分为联合性语义和修辞性语义两大类。其次运用认知语言学的范畴化理论、象似性理论和概念隐喻理论对“一 X 一 Y”格式的认知制约机制进行分析。从概念整合的角度来看,由于“一 X 一 Y”格式内部的凝固性不同,因而需要根据其整体语义的不同进行整合度的划分,并对不同层级“一 X 一 Y”格式句法、语义特征进行综合概括,进一步强化了大家对本格式认知层面的理解。
【学位授予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H146.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金霞;;四字成语中“一”的数字配合使用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2 邵敬敏;崔少娟;;“一A一B”框式结构的位序原则及语义[J];当代修辞学;2010年04期

3 于立昌;;“一”表体功能的形成与发展[J];语言研究;2008年02期

4 杨丽华;余东涛;;“一A一B”格式成语中“一”的句法语义功能[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素质教育研究);2008年02期

5 向明友;;语用三律[J];外语教学;2008年02期

6 吴为善;陈颖;;述宾两字组的整合度高低及其层级分布[J];汉语学习;2007年05期

7 沈家煊;;概念整合与浮现意义——在复旦大学“望道论坛”报告述要[J];修辞学习;2006年05期

8 成军;;范畴化及其认知模型[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9 钟应春,丁志丛;“一A一B”型词语的结构类型及特点[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10 房红梅,严世清;概念整合运作的认知理据[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文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及语言[N];文汇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娟;现代汉语持续反复义格式研究[D];北京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盛卉;现代汉语语素“一”研究[D];华侨大学;2014年

2 孙宁;现代汉语“一A一B”格式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子艺;类固定短语“X前X后”格式的多角度考察[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4 骆林娜;类固定短语“没X没Y”格式解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5 游淑娟;“半A半B”格式的认知分析[D];暨南大学;2010年

6 李焕;现代汉语“一A一B”格式的多角度探究[D];暨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5695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25695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731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