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泰亲子类熟语的家庭伦理文化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01 00:44
【摘要】:本文主要以中泰家庭伦理文化为研究对象,且把两者的异同为研究的最终目的。在探究中泰家庭伦理文化的过程中,本文通过所反映家庭伦理文化的汉泰熟语为探究工具,而不直接把中泰家庭伦理文化拿来研究。因此,为缩小研究框架,本文仅收录所反映亲子关系的熟语,一共281条,分别为汉语熟语190条,泰语熟语91条。下面我们按家庭伦理文化侧重点的不同将汉泰亲子类熟语各自分成6大类和5大类(泰语少一类)。然后对汉泰各类亲子类熟语进行文化阐述,最后将所阐述的文化内容进行分析和对比。通过汉泰亲子类熟语中的家庭伦理文化分析与对比发现中泰两国作为亚洲国家都具有集体主义社会的特征。使得基本上中国和泰国人对家庭的依赖性较强,且基本上都以光宗耀祖、尊敬长辈、孝顺父母等观念为心性建设。此外,愿意奉养老龄父母以及重视家庭教育的行为都是中泰两国文化的普遍性。然而,儒家与佛教作为中国和泰国社会的主导思想以及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却是中泰家庭伦理文化产生内部异同、轻重、深浅的重要因素。这一点便是本文在对中泰亲子类熟语进行文化阐述以及对比分析的过程中特别强调的地方。
【图文】:
第一章汉语与泰语熟语界说类型逡逑容十分宽泛,我们在此仅以家庭宄框架,我们所收录的熟语只限量做到层次分明,下面,,我们先条熟语,汉语熟语190条,泰语泰语占32%。见下图:逡逑■汉语■泰语逡逑
((咳)卞)逡逑图3.1私人的人际关系网络逡逑从图3.邋1中可以看出,一个人与他人的人际关系是由亲近到疏远组成的关系逡逑网络。由此可见,家人或亲戚在所有关系当中是最为亲近的。逡逑47逡逑(加)大卫?切尔著,彭铟旎译.(2005).《家庭生活的社会学》.北京:中华书局,第44页。逡逑34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H136.3;H412
本文编号:2583891
【图文】:
第一章汉语与泰语熟语界说类型逡逑容十分宽泛,我们在此仅以家庭宄框架,我们所收录的熟语只限量做到层次分明,下面,,我们先条熟语,汉语熟语190条,泰语泰语占32%。见下图:逡逑■汉语■泰语逡逑
((咳)卞)逡逑图3.1私人的人际关系网络逡逑从图3.邋1中可以看出,一个人与他人的人际关系是由亲近到疏远组成的关系逡逑网络。由此可见,家人或亲戚在所有关系当中是最为亲近的。逡逑47逡逑(加)大卫?切尔著,彭铟旎译.(2005).《家庭生活的社会学》.北京:中华书局,第44页。逡逑34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H136.3;H4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丽周;;泰国谚语的夫妇伦理规范研究[J];东南亚纵横;2015年05期
2 金小燕;傅永军;;谏亲:儒家孝道的“实践智慧”[J];理论学刊;2015年05期
3 赵志浩;;家庭文化的历史考察与现代诠释[J];南都学坛;2015年03期
4 刘征峰;杨狄;;论现代家庭法中的事实亲子关系[J];法大研究生;2014年01期
5 袁媛;;“孝”词族的文化透视[J];湖北工程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6 姜延东;周庆繁;;从汉语谚语看中国民间的伦理观念[J];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7 杨威;;论中国传统家庭伦理的礼法秩序[J];兰州学刊;2013年11期
8 陈硕;;中美家庭“孝”伦理的差异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9期
9 冉光芬;;家庭伦理及其构成[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S1期
10 吴圣杨;;从贵女贱男到男尊女卑——婆罗门教对泰民族女权文化变迁的影响分析[J];南洋问题研究;2010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白艳;俄、汉谚语中家庭价值观对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5838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2583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