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初级阶段留学生视觉行为动词习得偏误与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5 07:11
【摘要】:在教学实践中,汉语学习者往往对“看”“看见”“见”“见面”“看望”“望”“参观”“游览”等视觉行为动词的语义分辨不清,经常出现误代、错序等偏误,值得深入研究。本研究通过分析初级《发展汉语》教材中出现的视觉行为动词的分布情况,同时参照《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选取了教材中出现较多的8个视觉行为动词作为研究对象。并从语义、句法、语用三个角度对易混淆的视觉动词进行了辨析,然后以此为依据设定了测试卷,对35名留学生进行了调查,主要以偏误分析理论为基础,并将留学生的习得偏误类型归纳为四类,分别是遗漏、误代、错序、误加。并得出留学生在使用视觉行为动词时产生偏误的原因可能与学生自身方面受到语言水平的限制、学习策略及外部条件的影响有关的结论。在此基础上,结合各视觉行为动词的差别和初级阶段留学生的特点提出了一些教学对策和学习建议,如借助语境、图示辨析语义,从表达方式、语用习惯等方面加强语用教学,使用对比、练习等方法来加强句法教学,以期帮助汉语学习者理解并能恰当使用视觉行为动词,为视觉行为动词的教学提供依据。
【图文】:

教师,配合动作,硕士学位论文,图示法


渤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学中也逐渐被应用。见”、“看”、“望”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图示法来同。“见”、“望”、“看”、虽然都表示用眼睛看东西,不同。教师可以配合动作先给学生讲解三个动词的基视直视,“看”是注视较远的地方,,“望”是抬头远见出如下的图:
【学位授予单位】:渤海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H19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朔;;俄汉语“请求类”取效行为动词对比分析[J];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学报;2016年02期

2 任靖;;课标行为动词 有效教学设计的价值指向[J];教学月刊(中学版);2008年12期

3 孙淑芳;;取效行为的内涵阐释与取效行为动词[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4 钟守满,张伟华;英汉言语行为动词分类及其语义认知解释[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5 符建元;关于教学目标中行为动词的探讨[J];解剖学杂志;1998年06期

6 李建新;浅析几个行为动词词义[J];法语学习;2001年04期

7 刘立新;英语言语行为动词和语义辨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S1期

8 姜君宜;;高中生物学科教学目标行为动词的内涵[J];华夏教师;2018年24期

9 闫旭青;;高考地理试卷非选择题设问中常见行为动词的分类研究及备考策略[J];教书育人;2018年01期

10 孙建锋;;用你的美一直“创”便是了——关于创课的案例与思考[J];河北教育(教学版);2017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黄剑华;;谈教学目标的制定[A];新疆物理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2 钟守满;;英汉言语行为动词同形多位和异形义位分析[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3 韩胜伟;;甲骨文“令”字句研究[A];学行堂文史集刊——2014年第1期[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常颖;汉、俄语言语行为动词语义对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8年

2 武文杰;现代汉语视觉行为动词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3 李铭娜;《吕氏春秋》动词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旌萍;基于支配模式理论的俄汉语取效行为动词对比研究[D];大连外国语大学;2019年

2 黄娜;初级阶段留学生视觉行为动词习得偏误与对策研究[D];渤海大学;2019年

3 苏布德;蒙古语《行为动词》应用语义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7年

4 丁亚萍;“发现/探索”行为动词及其所指行为激发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5 王菲;汉语言语行为动词的认知语义语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年

6 张奇祺;承诺类言语行为动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邢星;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视觉行为动词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7年

8 李丹;从语用分析角度研究《老友记》中承诺类言语行为动词[D];吉林大学;2012年

9 徐烨;现代汉语祈使类言语行为动词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4年

10 赵艳霞;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视觉行为动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6399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26399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177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