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语用视角下的泰国初级学生汉语补语习得偏误分析

发布时间:2020-05-29 16:39
【摘要】:泰国是东南亚学习汉语人数最多的国家,也是中国每年派出汉语教师志愿者和公派教师最多的国家。面对这样一个数量如此之多,又极有自身特点的学习群体,有针对性地进行理论与实践研究必不可少,也极为重要。以往的研究中,对泰国学生习得某一类补语的研究较多,立足于补语总体习得研究较少。大部分学者将研究的重点放在了语言形式的对比分析上,忽略了语用功能的研究,关注的问题不够全面。本文采用英国语言学者托马斯对语用偏误的分类方法,将泰国初级学生习得汉语补语的偏误分为语言语用偏误和社交语用偏误,从语言语用层面和社交语用层面对泰国初级阶段学生习得汉语补语时所产生的偏误进行了分析总结,研究内容涉及到了整个补语系统,做到了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继承与发展。首先,通过问卷调查,口语测试,语料库三种收集偏误语料的方法,对泰国初级阶段学生习得汉语补语时产生的语言语用偏误和社交语用偏误类型进行了总结。其次,以数据统计的方式对泰国初级学生习得汉语补语时产生的语言语用偏误以及社交语用偏误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分析总结之后发现,语言语用方面,学生在习得结果补语和程度补语时,出现最多的的偏误是语言成分的遗漏;习得趋向补语和数量补语时,经常会因为对词汇意义和用法的不理解而出现相应词汇的误代;在习得状态补语时,最容易出现误加和遗漏这两种偏误;在习得可能补语时,经常会出现谓语动词、否定副词、补语的误代。社交语用方面,学生主要是因为对汉语中一些词汇意义、文化、交际习惯以及思维方式等的不了解而造出一些违背礼貌原则,不符合交际双方地位,不合逻辑等让人不理解或者误会的句子。再次,通过对偏误句子的分析,全面探索了偏误产生的内在原因和外在原因,内在原因主要包括母语知识、语言思维、文化因素、目的语的负迁移以及学习者不当的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外在原因主要包括补语本身较为复杂,教师教学偏差,教材编排不当。最后,结合所分析的偏误原因和在泰国汉语教学的经历,从教学,教材,教学研究者三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关于对外汉语补语教学的对策和建议。
【图文】:

补语,使用频次,语料库,中学生


语料库中搜集到 391 个使用补语的句子。从图2-1 可以看出,学生无论是在日常交际中,还是汉语写作中,各类补语的使用次数是不均衡的,其中状态补语的使用频次在口语测试与语料库中都是最高的,口语测试中程度补语的使用次数最低,而语料库中趋向补语的使用次数最低,口语测试和语料库中各个补语的使用频次存在些许的差异,这主要跟学生口语和书面语表达的内容以及语体特点所决定的,,但是总体来说,口语测试和语料库中各类补语的使用频次一致。二、各类补语偏误频次统计以句子偏误数量作为泰国学生习得汉语补语偏误规律的一个衡量标准,研究结果可

补语,偏误,学生数量,泰国


图 2-2 各类补语偏误出现的频次Fig.2-2 Frequency of various complement errors图 2-2 可以看出,各类补语使用偏误的学生数量和各类补语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数量的趋势和分布基本一致,所以将这两个任何一个作为泰国学生习得汉语补律的衡量标准都是可行的。下文将以偏误句子的数量作为探讨泰国学生习得汉误问题的标准。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H195.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帅;赵丹;;莫斯科中小学汉语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俄语教学;2017年03期

2 向璐;任帅;;内高班学生汉语学习适应性与学业的关系研究——以广东肇庆中学为例[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年04期

3 龚晗倩;;今天,海外的中国孩子如何学汉语[J];中国民族教育;2018年05期

4 王宇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汉语艺术语言基础教学路径初探[J];当代教研论丛;2016年10期

5 张淑媛;;非目的语环境下汉语初级阶段对教材的有效使用——以《今日汉语》为例[J];文教资料;2016年27期

6 周一贯;;汉语文教学:呼唤中国精神、中国气派和中国功夫[J];新教师;2016年10期

7 陈金土;;汉语声韵里的美育[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7年01期

8 巴哈依古丽·哈巴斯;;少数民族幼儿的汉语习得语言训练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年28期

9 扎西卓玛;;浅谈民族地区的汉语文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7年36期

10 李晗;陈子骄;;来华本科学历生汉语学习需求调查研究[J];许昌学院学报;201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迪力努尔·在努拉;;浅谈如何激发学生的汉语学习兴趣[A];2017年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研究研讨会成果集[C];2017年

2 冯禹;;提高欧美学生汉语学习速度的两点建议[A];世界汉语教学学会通讯2011年第1期(总第9期)[C];2011年

3 张凌玢;;浅论汉语学习中的文化适应[A];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论坛论文集[C];2013年

4 李泽曦;;对《体验汉语初中篇》(泰国版)第一册的考察分析[A];2018年对外汉语博士生论坛暨第十一届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8年

5 叶尔登别力克;;小学汉语课堂教学探索[A];2018年“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2018年

6 砂冈和子;古川裕;王松;;日本大学生汉语学习动机的调查研究[A];世界汉语教学学会通讯2013年第3期(总第20期)[C];2013年

7 黄金宝;;论目的语环境下语言环境对于汉语学习的影响[A];世界汉语教学学会通讯2015年第2期(总第27期)[C];2015年

8 吾拉尔古丽·吉克山拜;;浅谈如何激发学生的汉语学习兴趣[A];2017年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研究研讨会成果集[C];2017年

9 哈力木拉提·托汗;;刍议提高汉语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研究[A];2018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8年

10 哈力木拉提·托汗;;刍议提高汉语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研究[A];2018年“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201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驻俄罗斯记者 殷新宇;“学汉语为生活增添色彩”[N];人民日报;2019年

2 记者 管克江 韩秉宸 暨佩娟 叶琦 孔歌;“汉语学习让我们走进了一个新的世界”[N];人民日报;2019年

3 本报驻英国记者 许立群 强薇;“‘汉语桥’拉近了我们与中国的距离”[N];人民日报;2019年

4 本报驻蒙古国记者 霍文;“汉语为我们架起友谊桥”[N];人民日报;2019年

5 北京华文学院教师 韦九报;留住汉语的根[N];语言文字报;2019年

6 中山大学 周小兵;加强东南亚汉语人才培养与教材研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

7 顾挺宇;《汉语桥·2017全球外国人汉语大会》:精品传播汉语之美[N];文艺报;2017年

8 本报记者 赵珊;学汉语游中国[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8年

9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李泉 杨佳;做好汉语声誉规划 推动汉语国际教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

10 重庆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 于海阔;推动教材国别化发展 促进汉语高效率推广[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石平;初级汉英教学辞典汉语实辞语法分类和标注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7年

2 王宇宏;日本军用汉语教科书(1867-1942)军事词汇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8年

3 高飞(GODFREY CHISONI);津巴布韦汉语传播研究[D];吉林大学;2018年

4 董海樱;西人汉语研究述论——16-19世纪初期[D];浙江大学;2005年

5 刘丽萍;汉语截省句[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6 徐英平;俄汉语空间系统多层面对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6年

7 吴勇毅;不同环境下的外国人汉语学习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8 魏红;面向汉语习得的常用动词带宾情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9 卞浩宇;晚清来华西方人汉语学习与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肖应云;明清西方传教士的汉语学习与文化交流(1582-1795)[D];暨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鲁利琳;初级汉语教材练习对比分析[D];郑州大学;2019年

2 郜格;泰国中学汉语课堂管理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9年

3 王思韬;《体验汉语1》(高中)与《HSK标准教程1》比较研究[D];郑州大学;2019年

4 贾呈琳;辽宁省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就业状况调查分析[D];沈阳师范大学;2019年

5 李骁;多智能体系统的有限时间稳定性分析与控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9年

6 欧昌良;外科皮瓣修复高能量创伤后小腿及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研究[D];西南医科大学;2019年

7 王亚新;游戏教学法在韩国初级汉语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河北大学;2019年

8 王雪梅;国外大学生汉语学习动机现状研究[D];河北大学;2019年

9 柯婕(E.A.D.Prasangi);斯里兰卡学生汉语学习动机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9年

10 曹嘉纾;初级《汉语教程》与《风光汉语》量词编写比较研究[D];河北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6872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26872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a1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