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左传》形容词动用现象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0 21:30
【摘要】:《左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其典范性地位不言而喻。其文献真实性强,词汇量大,涉及面广,语言现象典型,为研究上古汉语词汇和语法提供了宝贵的材料基础。相比现代汉语来看,古代汉语的词类划分不够明确,没有固定的语法,词类间的活用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普遍性和复杂性。本文将以毛远明先生在《左传词汇研究》一书中归纳的《左传》166个形容词基本词汇为基本的选例范围,在吸取传统训诂学丰富经验的基础上,从“语法分布、词义和句义、数据统计”这三个层次进行综合判断。得出《左传》中产生动用的形容词共计82个,动用实例共有631句。笔者以此为分析范围,对《左传》中出现的形容词动用现象进行深入和细致的描写分析,准确呈现其语法、语义方面的主要特征。从句法结构上来看,根据形容词活用的意义类型可以分为“使动”、“意动”和“一般动用”三类。其中出现最多的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涉及形容词58个,例句297句;其次是形容词的一般动用,涉及形容词37个,例句231句;最少的为意动用法,涉及形容词23个,例句103句。根据我们对其词类特点的调查分析,《左传》中动用之后的形容词的句法功能以作谓语为主,也有极少数情况下作宾语或主语。动用形容词充当谓语时几乎可以涵盖了动词所能附加的所有句法成分,甚至包括了现代汉语基本不存在的现象。此外,动用形容词还可以与其他动词性成分组成连谓或兼语词组,共同充当全句谓语的用例。除了从词类特点、句法功能以及相应的句法结构关系对形容词动用现象进行研究外,笔者的研究还将从对语义角色、语义指向的分析入手,以动用后的形容词为中心,描述它与其他句子成分,尤其是体词性句子成之间的语义关系。为具针对性的服务于本文的研究范围,笔者将语义角色分类调整为5大类14小类,并据此划分为11类语义关系,并对其进行语义描写和分析。可以看出动用形容词的语义关系与句法关系并不是一一对应关系,一种句法结构可能包含多个语义关系。“动作与结果”和“动作与受事”是动用形容词出现用例最多的两类语义关系。而“动作与物件”实例最少,仅1例。产生这种体量悬殊的原因,不仅是因为形容词本身的语义特征的缘故,还与动用形容词的语义模式息息相关。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H1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菜芳;;中文语义角色标注研究概述[J];文教资料;2012年27期

2 珠杰;仁青诺布;春燕;拉巴顿珠;索朗次仁;;论元角色的藏语语义角色标注研究[J];高原科学研究;2018年03期

3 何保荣;邱立坤;徐德宽;;基于规则的“把”字句语义角色标注[J];中文信息学报;2017年01期

4 楠丁;;蒙古文语义角色研究概述[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6期

5 王智强;李茹;阴志洲;刘海静;李双红;;基于依存特征的汉语框架语义角色自动标注[J];中文信息学报;2013年02期

6 路青;崔新春;胡艳波;;基于文献计量的国内语义角色标注研究现状分析[J];情报杂志;2012年04期

7 李世奇;赵铁军;李晗静;刘鹏远;刘水;;基于特征组合的中文语义角色标注[J];软件学报;2011年02期

8 吴晓锋;宗成庆;;基于语义角色标注的新闻领域复述句识别方法[J];中文信息学报;2010年05期

9 张晓孪;王西锋;;中文问答系统中语义角色标注的研究与实现[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8年10期

10 毕玉德;关于语义信息处理的语义角色系统的构建[J];民族语文;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冯娟娟;李晗静;李生;;基于句法分析的中文语义角色标注实现[A];中国计算机语言学研究前沿进展(2007-2009)[C];2009年

2 杨敏;常宝宝;;基于北大网库的语义角色分类[A];第五届全国青年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李琳;毕玉德;陈洁;;朝鲜语对格的语义角色分析[A];第五届全国青年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刘怀军;车万翔;刘挺;;中文语义角色标注的特征工程[A];第三届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刘鸣洋;由丽萍;;汉语感知词语的语义角色标注规则初探[A];内容计算的研究与应用前沿——第九届全国计算语言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王海东;谭魏旋;周国栋;;语义角色在指代消解中的研究[A];第四届全国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郝志新;王轩;李露;范士喜;;基于句法依存关系的语义角色标注[A];第四届全国信息检索与内容安全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8年

8 车万翔;刘挺;李生;;语义角色标注的方法与挑战[A];第四届全国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丁伟伟;常宝宝;;基于最大熵原则的汉语语义角色分类[A];第四届全国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关珊珊;;“非常规句”中语义角色的来源及分配探究[A];东北亚外语论坛(2018 NO.5 总第9期)[C];201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占山;语义角色视角下的谓词同义词辨析[D];厦门大学;2006年

2 车万翔;基于核方法的语义角色标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3 王红玲;基于特征向量的中英文语义角色标注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4 李济洪;汉语框架语义角色的自动标注技术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5 袁冬;基于海量文本的语义构建方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6 杨敬;日语格助词ヲ的原型义及其扩展义—从认知语言学角度[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7 李风环;主题事件挖掘及动态演化分析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8 张韬政;结构学习中的辅助问题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9 包晓荣;基于语料库的蒙古语简单句施事和当事语义角色特征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3年

10 齐琳;《左传》事件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乌日罕;蒙古语一价动词语义角色搭配模型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9年

2 陈鑫;《左传》形容词动用现象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9年

3 朱鹏飞;基于Bi-LSTM的汉语自动语义角色标注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9年

4 陈旭;汉语致使类“V得”结构中NP2的句法地位[D];曲阜师范大学;2018年

5 陈超超;无句法依赖的语义角色标注[D];浙江大学;2018年

6 邱国柯;基于依存关系的越南语语义角色标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8年

7 孙盼盼;基于依存语法的语义角色标注语料库构建研究[D];鲁东大学;2018年

8 卢刚;面向网络社区的敏感信息语义计算方法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8年

9 何保荣;中文语义角色标注语料库的构建及统计分析[D];鲁东大学;2017年

10 武一聪;现代汉语“VP的+就是+NP”结构考察[D];延边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7229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27229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420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