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声转说之产生及推阐
发布时间:2020-11-14 06:11
以往学者关于声转的讨论主要限于戴震的"转语二十章",对其产生条件以及后来学者的改进鲜有论述。本文联系戴震、钱大昕、章太炎、黄侃等学者的相关研究,勾勒出该理论产生和发展的脉络。我们认为,声转说有其独特的关涉对象和研究方法,它与"古声纽考证"和"古本纽假说"既相互独立又存在一定联系,在清人"因声求义"的训诂研究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本文编号:288317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良越;从区别特征理论看声纽四等[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2 刘广和;;唐代八世纪长安音声纽[J];语文研究;1984年03期
3 李裕兴;试谈古声纽的演变规律[J];武汉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1期
4 李葆嘉;;论清代上古声纽研究[J];语言研究;1992年02期
5 杨一擎;也谈上古复声纽的存在[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3年05期
6 党怀兴;声纽:汉语“音转”问题的关键[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7 王任赵;乔秋颖;;民国时期上古声纽研究的特点[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8 周远富;方以智《通雅》与上古声纽研究[J];语言研究;2002年04期
9 雍淑凤;马晓玲;;中古知、庄、章三组声纽在同心方言中的演变[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10 裴学海;古声纽“船”“禅”为一“从”“邪”非二考[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61年00期
本文编号:28831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2883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