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越网络词语对比及相关汉语教学政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17 21:02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法、归纳法、对比法来进行汉越网络词语对比分析。通过各种途径搜索关于汉语网络词语与越南网络词语的文献、论文、期刊,对汉越网络语言研究的概况做了梳理,对汉语和越南语关于网络语言的界定进行了总结,并做了对比分析,从而明确了本文所研究的网络词语的定义范畴,即主要限于网络交流的语言,即在各社交平台以及APP上常用的具有新颖含义的词语。对汉越语的网络词语进行的对比分析,主要从网络词语的构成方式方面展开对比,从谐音词语构成方式、旧词新义词语构成方式、缩略词语构成方式、表情符号构成方式等四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阐述了两种语言在网络词语方面的异同。从语言特点差异和文化差异等方面分析了两种语言网络词语差异的原因。根据汉越网络词语的差异及对相关教学现状的描述,发现当前网络词语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教材部分内容脱离时代背景,教材内容中的网络词语有限,因国家语言政策产生的回避心理,课堂教学中对网络语言的忽视。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三点教学策略:第一,增加课堂教学中的网络教学内容;第二,采用对比分析法;第三,任务教学法。以此加强学习者对当代中国的认识,对网络词语的掌握,从而能够使用汉语网络词语完成所需的日常...
【文章来源】: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市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以“汉语网络语言”为主题在中国知网(CNKI)检索的30年来文献总数
5图1.1以“汉语网络语言”为主题在中国知网(CNKI)检索的30年来文献总数由图可见,自1990年以来发表的主题文章总体呈上升趋势,尤其是2000年以后,增长趋势逐渐明显,且自2008年之后,多年维持在每年50篇上下,表明汉语网络语言引起了学界和社会足够的重视,故而加强了在此方面的研究与投入。图1.2检索所得文献的主题分布情况根据主题分布情况可见,以“网络语言”为主题进行的研究最多,429篇;其次是“现代汉语”,190篇;与汉语教学直接相关的主题如“对外汉语教学”“对外汉语”“学习汉语”“Chineselanguage”“汉语教学”“留学生”“留学人员”所发表的文章共计121篇,占比17%,由此可见网络语言在汉语教学中也受到了很大的重视。
6图1.3检索文献的学科分布情况汉语网络语言的研究分布于各个学科,但主要集中在语言学科。教育、计算机和新闻传播领域发文的数量虽均已上双,但与语言学科的数量相比,仍难以望其项背,其他学科发表的数量也大多为1-2篇,可见网络语言研究的数量与学科性质有一定相关性。1.4.2越南网络语言研究的概况到目前为止,越南语网络语言的研究不多,但是已经有一定的研究成果。使用网络语言已经成为新的潮流,吸引了许多年轻人,特别是90年代的网民。关于网络语言,新词新语的书籍不多,但是在将来数量肯定会增加的。目前,越南已经出版的新词新语词典只有一本越南语新词的词典——《TintmiTingVit》《越南语新词语词典》8,这是越南的第一本新词词典,由越南胡志明语言学学院组织编写。该书收集了自1985年至2000年新出现的词语的词义,编者对新词语做了一个界定,收集的是从1985年以来的新词语,是来自于全民语言的词语,将新词语界定为一些新出现的词语以及那些曾经被摒弃了一段时间之后又重新使用的词语和词义。另外还有一本词典——《通常汉越要素词典》9,这是由越南语言学研究编著的一部辞书。该词典的作者初步统计,约有3500个常用单音节汉越词素(字),汉越词语素对越南语新词新8朱碧秋.越南新词语词典[M].胡志明城市出版社.2000年9通常汉越要素词典[M].胡志明城市出版社1991年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汉语新词的英译[J]. 杨勇萍. 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 2012(03)
[2]浅析中英网络新词[J]. 黄小凤. 海外英语. 2012(05)
[3]网络新词与对外汉语教学[J]. 刘小梅.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11(08)
[4]网络词语的理据探析[J]. 魏文娟,李少平.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11(04)
[5]论网络词汇的特点和理据[J]. 刘晓坤.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1(03)
[6]网络语言的语言价值和语言学价值[J]. 施春宏. 语言文字应用. 2010(03)
[7]网络语言产生及流行的原因分析[J]. 谢峰. 科技信息. 2009(24)
[8]新词新语产生原因及特点[J]. 张雪英.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9(07)
[9]网络语词的类型[J]. 黎昌友. 广西社会科学. 2008(12)
[10]网络语言,语文教师应如何应对?[J]. 赵新波. 语文建设. 2006(11)
硕士论文
[1]对越汉语教学中网络词语应用处理研究[D]. 梁洁仪.广西民族大学 2016
[2]在华留学生对汉语网络语言的接受程度调研[D]. 郑振汉.浙江大学 2014
[3]越南语网络词语研究[D]. 梁磊.广西民族大学 2013
[4]语用顺应论视角下的中国网络语言词汇特点研究[D]. 肖华.广东商学院 2012
[5]中俄网络聊天语言对比研究[D]. 路阳.吉林师范大学 2011
[6]网络语言及其对青少年的影响[D]. 齐金花.苏州大学 2008
[7]汉语网络语言变异的认知研究[D]. 翟秀霞.汕头大学 2008
[8]汉语网络语言的合理性研究[D]. 鲁小菲.西北师范大学 2008
[9]网络词语研究[D]. 申莉.华中师范大学 2007
[10]网络语言交际特点初探[D]. 陈岳.新疆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2983585
【文章来源】: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市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以“汉语网络语言”为主题在中国知网(CNKI)检索的30年来文献总数
5图1.1以“汉语网络语言”为主题在中国知网(CNKI)检索的30年来文献总数由图可见,自1990年以来发表的主题文章总体呈上升趋势,尤其是2000年以后,增长趋势逐渐明显,且自2008年之后,多年维持在每年50篇上下,表明汉语网络语言引起了学界和社会足够的重视,故而加强了在此方面的研究与投入。图1.2检索所得文献的主题分布情况根据主题分布情况可见,以“网络语言”为主题进行的研究最多,429篇;其次是“现代汉语”,190篇;与汉语教学直接相关的主题如“对外汉语教学”“对外汉语”“学习汉语”“Chineselanguage”“汉语教学”“留学生”“留学人员”所发表的文章共计121篇,占比17%,由此可见网络语言在汉语教学中也受到了很大的重视。
6图1.3检索文献的学科分布情况汉语网络语言的研究分布于各个学科,但主要集中在语言学科。教育、计算机和新闻传播领域发文的数量虽均已上双,但与语言学科的数量相比,仍难以望其项背,其他学科发表的数量也大多为1-2篇,可见网络语言研究的数量与学科性质有一定相关性。1.4.2越南网络语言研究的概况到目前为止,越南语网络语言的研究不多,但是已经有一定的研究成果。使用网络语言已经成为新的潮流,吸引了许多年轻人,特别是90年代的网民。关于网络语言,新词新语的书籍不多,但是在将来数量肯定会增加的。目前,越南已经出版的新词新语词典只有一本越南语新词的词典——《TintmiTingVit》《越南语新词语词典》8,这是越南的第一本新词词典,由越南胡志明语言学学院组织编写。该书收集了自1985年至2000年新出现的词语的词义,编者对新词语做了一个界定,收集的是从1985年以来的新词语,是来自于全民语言的词语,将新词语界定为一些新出现的词语以及那些曾经被摒弃了一段时间之后又重新使用的词语和词义。另外还有一本词典——《通常汉越要素词典》9,这是由越南语言学研究编著的一部辞书。该词典的作者初步统计,约有3500个常用单音节汉越词素(字),汉越词语素对越南语新词新8朱碧秋.越南新词语词典[M].胡志明城市出版社.2000年9通常汉越要素词典[M].胡志明城市出版社1991年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汉语新词的英译[J]. 杨勇萍. 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 2012(03)
[2]浅析中英网络新词[J]. 黄小凤. 海外英语. 2012(05)
[3]网络新词与对外汉语教学[J]. 刘小梅.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11(08)
[4]网络词语的理据探析[J]. 魏文娟,李少平.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11(04)
[5]论网络词汇的特点和理据[J]. 刘晓坤.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1(03)
[6]网络语言的语言价值和语言学价值[J]. 施春宏. 语言文字应用. 2010(03)
[7]网络语言产生及流行的原因分析[J]. 谢峰. 科技信息. 2009(24)
[8]新词新语产生原因及特点[J]. 张雪英.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9(07)
[9]网络语词的类型[J]. 黎昌友. 广西社会科学. 2008(12)
[10]网络语言,语文教师应如何应对?[J]. 赵新波. 语文建设. 2006(11)
硕士论文
[1]对越汉语教学中网络词语应用处理研究[D]. 梁洁仪.广西民族大学 2016
[2]在华留学生对汉语网络语言的接受程度调研[D]. 郑振汉.浙江大学 2014
[3]越南语网络词语研究[D]. 梁磊.广西民族大学 2013
[4]语用顺应论视角下的中国网络语言词汇特点研究[D]. 肖华.广东商学院 2012
[5]中俄网络聊天语言对比研究[D]. 路阳.吉林师范大学 2011
[6]网络语言及其对青少年的影响[D]. 齐金花.苏州大学 2008
[7]汉语网络语言变异的认知研究[D]. 翟秀霞.汕头大学 2008
[8]汉语网络语言的合理性研究[D]. 鲁小菲.西北师范大学 2008
[9]网络词语研究[D]. 申莉.华中师范大学 2007
[10]网络语言交际特点初探[D]. 陈岳.新疆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29835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2983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