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祈使义的“给我+VP”的句法、语义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18 06:49
“给”字一直是汉语语法界研究的重点,许多专家学者围绕不同词性的“给”展开了诸多讨论和研究,本文旨在对其中涉猎甚少的表祈使义的“给我+VP”构式进行句法和语义研究。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为构式语法、句式变换、语法化的理论和学说,并辅以语义特征分析、语义指向等理论。第二章运用构式理论将表祈使义的“给我+VP”分为两个形式相同意义不同的构式:“给1我+VP”和“给2+VP我”,并分别描述了它们的核心意义:“请求”和“命令”。另外还讨论了构式意义的来源和构式整合度与句子合理性的关系。第三章对“给2我+VP”构式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了该构式内部各成分之间的作用和关系,还对“给2我+VP”与把字句融合的情况进行了分析,指出融合后的新构式在表意功能和感情色彩方面的变化。另外还拿“给2我+VP”与类似的“给它”结构、“为我+VP”、“替我+VP”构式进行了比较。第四章运用语法化理论对表祈使义的“给”(包括“给1”和“给2”)字的来源进行了考证,分别论述了“给”的两个阶段的语法化过程:表“给予”义的“给”的出现和介词性的“给”的出现。另外还讨论了类似的“替”的语法化现象和沪语方言中“帮”的语法化现象。第五章...
【文章来源】:复旦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本文研究任务和相关理论背景
第一章 “给我+VP”构式与构式意义
1.1 构式与构式意义
1.2 “给我+VP”的构式意义
1.3 构式意义及其来源
1.4 构式的整合度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给_2我+VP”构式的深入分析
2.1 “给2我+VP”构式的主语
2.2 “给2我+VP”构式的“我”
2.3 可以进入"给2我+VP"构式的动词"请"和副词
2.4 "给2我+VP"构式与把字句的融合
2.5 "给2我+VP"与一些相似构式的比较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表祈使义的“给我+VP”中“给”字的语法化
3.1 表祈使义的“给”字的来源
3.2 “替我”、“帮我”的类似语法化现象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表祈使义的“给我+VP”构式研究的实际应用
4.1 汉译英
4.2 对外汉语教学
4.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构式与意象图式[J]. 陆俭明.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3)
[2]介词“替”的用法及虚化历程[J]. 时昌桂.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1)
[3]VP前的“给”及其方言类型比较[J]. 苏俊波. 汉语学报. 2008(02)
[4]构式语法理论的价值与局限[J]. 陆俭明.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8(01)
[5]动词“给”语法化过程的义素传承及相关问题[J]. 刘永耕. 中国语文. 2005(02)
[6]“给”字句表处置的来源[J]. 王健. 语文研究. 2004(04)
[7]“给”字的语法化[J]. 洪波. 南开语言学刊. 2004(02)
[8]兼表被动和处置的“给”的语法化[J]. 石毓智. 世界汉语教学. 2004(03)
[9]"为我(与事)"和"给我(与事)"[J]. 姚小鹏. 张家口师专学报. 2004(02)
[10]近年来语法化研究的进展[J]. 吴福祥.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4(01)
硕士论文
[1]动词“给”[kei]的来源及其发展演化[D]. 韩永利.上海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289070
【文章来源】:复旦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本文研究任务和相关理论背景
第一章 “给我+VP”构式与构式意义
1.1 构式与构式意义
1.2 “给我+VP”的构式意义
1.3 构式意义及其来源
1.4 构式的整合度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给_2我+VP”构式的深入分析
2.1 “给2我+VP”构式的主语
2.2 “给2我+VP”构式的“我”
2.3 可以进入"给2我+VP"构式的动词"请"和副词
2.4 "给2我+VP"构式与把字句的融合
2.5 "给2我+VP"与一些相似构式的比较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表祈使义的“给我+VP”中“给”字的语法化
3.1 表祈使义的“给”字的来源
3.2 “替我”、“帮我”的类似语法化现象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表祈使义的“给我+VP”构式研究的实际应用
4.1 汉译英
4.2 对外汉语教学
4.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构式与意象图式[J]. 陆俭明.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3)
[2]介词“替”的用法及虚化历程[J]. 时昌桂.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1)
[3]VP前的“给”及其方言类型比较[J]. 苏俊波. 汉语学报. 2008(02)
[4]构式语法理论的价值与局限[J]. 陆俭明.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8(01)
[5]动词“给”语法化过程的义素传承及相关问题[J]. 刘永耕. 中国语文. 2005(02)
[6]“给”字句表处置的来源[J]. 王健. 语文研究. 2004(04)
[7]“给”字的语法化[J]. 洪波. 南开语言学刊. 2004(02)
[8]兼表被动和处置的“给”的语法化[J]. 石毓智. 世界汉语教学. 2004(03)
[9]"为我(与事)"和"给我(与事)"[J]. 姚小鹏. 张家口师专学报. 2004(02)
[10]近年来语法化研究的进展[J]. 吴福祥.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4(01)
硕士论文
[1]动词“给”[kei]的来源及其发展演化[D]. 韩永利.上海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2890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3289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