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否定副词“不”和“没(有)”的偏误分析

发布时间:2023-03-11 21:09
  “不”和“没(有)”是现代汉语最基本的两个否定副词,它们在使用过程中有各自的分工。虽然两者偶尔有交叉使用的情况,但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两者不可以互相替换,或者替换以后产生意义上的变化。“不”是对非过程时状的否定,在时间轴上是“点”,是非线性的,是对谓语成分本身性质的否定;“没(有)”是对过程时状的否定,在时间轴上是有流程的动态过程,是对存在的否定,包括对事物存在和事件存在的否定,它们之间存在不能代替的语义特征。 本文以对比分析理论、中介语理论、偏误分析理论等理论为指导,在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中介语语料库中“不”和“没(有)”的中介语语料为基础,综合已有研究成果,对留学生学习汉语否定副词“不”和“没(有)”的使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偏误现象进行描写分析,进而分析偏误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 本文主要由五部分组成: 第一章为绪论,简要介绍了研究范围、选题意义、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第二章为前贤研究的综述,梳理以往否定副词“不”和“没(有)”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描写“不”和“没(有)”语义语用的差别; 第三章否定副词“不”和“没(有)”的偏误分析,分析“不”和“没(有)”的各类偏误,...

【文章页数】:3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范围和意义
    1.2 研究方法
    1.3 否定副词输出情况考察
    1.4 主要内容
第二章 否定副词“不”和"没(有)研究概况
第三章 “不”和"没(有)"的偏误分析
    3.1 偏误分析的基本理论
    3.2 “不”的偏误类型分析
        3.2.1 “不”的误代
            3.2.1.1 误用作"没(有)"
            3.2.1.2 误用作"不是"
        3.2.2 “不”的错序
        3.2.3 “不”的误加
        3.2.4 句式误用
    3.3 "没(有)"的偏误类型
        3.3.1 "没(有)"的误代
        3.3.2 "没(有)"的错序
        3.3.3 "没(有)"的误加
        3.3.4 句式误用
    3.4 小结
第四章 偏误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4.1 内在原因
        4.1.1 母语的负迁移
        4.1.2 目的语的负迁移
        4.1.3 学习者的自身因素
        4.1.4 交际策略的影响
    4.2 外在因素
        4.2.1 教师因素
        4.2.2 教材和练习的因素
    4.3 对策和启示
        4.3.1 教学顺序的把握
        4.3.2 教材和练习的编写
        4.3.3 纠正偏误的策略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7602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37602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a62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