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新词新语教学探究
本文关键词:对外汉语新词新语教学探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通过对对外汉语听说课、阅读课、口语课、综合课教材中的新词新语的现状进行考察,来探讨汉语新词新语在各阶段、各课型中的教学问题。同时参考《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和《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统计结果,再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对对外汉语教材中新词新语的选收和教学方法提出相应的建议。通过统计,发现现有的对外汉语教材在新词语选收上呈现整体数量少,中级阶段的数量比例大于初、高级阶段的趋势,《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收录的新词新语无法满足目前的对外汉语各课型教学,而汉语新词新语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也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在对外汉语教学计划中增加汉语新词新语教学的课程或内容,不断更新对外汉语各课型教材中的词语收录,尤其要增加新词新语的部分。在对外汉语新词新语教学中,应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地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和策略来进行教学。
【关键词】:对外汉语 新词新语 教材 教学 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H195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1 引言7-13
- 1.1 研究的意义7
- 1.2 研究的现状7-12
- 1.2.1 汉语新词新语研究概述7-9
- 1.2.2 对外汉语新词新语研究现状9-11
- 1.2.3 对外汉语新词新语研究的不足11-12
- 1.3 研究的方法12-13
- 2 对外汉语新词新语使用和收录的概况13-21
- 2.1 汉语新词新语的界定13-14
- 2.2 汉语新词新语的使用状况统计14-17
- 2.3 对外汉语新词新语的收录状况分析17
- 2.4 对外汉语教材中的新词新语教学的收录状况17-21
- 2.4.1 对外汉语听力教材中的新词新语18
- 2.4.2 对外汉语口语教材中的新词新语18-19
- 2.4.3 对外汉语综合课教材中的新词新语19-20
- 2.4.4 统计结果分析20-21
- 3 留学生汉语新词新语的学习情况21-27
- 3.1 留学生汉语新词新语认知与使用情况调查问卷21-23
- 3.2 留学生对新词新语学习的认知和兴趣调查分析23-25
- 3.3 其他调查方法及结论25-27
- 4 对外汉语新词新语教学方法探讨27-37
- 4.1 教学方法选择依据27-30
- 4.2 汉语新词新语的筛选30-31
- 4.3 初级阶段新词新语的教学方法31-33
- 4.3.1 直观法教学31-32
- 4.3.2 游戏法教学32-33
- 4.3.3 翻译法教学33
- 4.4 中级阶段的新词新语教学方法33-35
- 4.4.1 复现法教学34
- 4.4.2 类推法教学34-35
- 4.5 高级阶段的新词新语教学方法35-36
- 4.5.1 语素法教学35-36
- 4.6 专门的新词新语课程36-37
- 5 对外汉语新词新语教学设计方案37-57
- 5.1 初级阶段教学设计37-44
- 5.1.1 初级阶段新词新语教学对象特点37
- 5.1.2 初级阶段新词新语教学设计方案37-44
- 5.2 中级阶段的教学设计44-51
- 5.2.1 中级阶段新词新语课型选择44-45
- 5.2.2 中级阶段口语课新词语教学的教学步骤45-46
- 5.2.3 中级阶段新词新语教学设计方案46-51
- 5.3 高级阶段的教学设计51-55
- 5.3.1 高级阶段的新词语课型选择51
- 5.3.2 高级阶段报刊阅读课新词新语教学策略51-52
- 5.3.3 高级阶段新词新语教学设计方案52-55
- 5.4 教学设计的反思55-57
- 结语57-58
- 参考文献58-61
- 致谢6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水仙;关于新词新语的思考——由“作秀”说起[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2 方燕勤;;新词新语的来源及发展[J];闽江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3 楼志新;;新词新语的新探讨[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5年06期
4 谢娟莉;论作为流行文化现象的新词新语——兼论语文教学如何对待新词新语[J];固原师专学报;2005年01期
5 彭春芳;;用浑沌学理论看新词新语的使用[J];湖湘论坛;2006年03期
6 杨凯华;;论新词新语的来源[J];科学之友(学术版);2006年07期
7 孙玉新;;新词新语浅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S1期
8 方燕勤;;试谈新词新语的规范问题[J];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2007年01期
9 太扎姆;;汉语新词新语及其规范[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9期
10 栾建伟;;新闻中新词新语运用及规范[J];写作;2008年2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新词新语规范基本原则研究课题组 ;金惠淑;;新词新语规范基本原则概论[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2 新词新语规范基本原则研究课题组;金惠淑;;新词新语规范基本原则概论[A];第三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姚婷;;新词新语产生方式的三维分析[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季恒铨;徐幼军;亓艳萍;;试论新时期的新词语[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Ⅰ)[C];1995年
5 熊春花;;新词新语的构造关系及理据浅析——以《2006年汉语新词语选目》为语料[A];语言文字法制化、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第七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杜高印;;改革开放与汉语的发展[A];炎黄子孙丛刊(1)——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之文化建设[C];2001年
7 谭汝为;;热门网语解诂[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八辑)[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本报驻京记者 吴娟;网络语言不规范引起关注[N];文汇报;2000年
2 临颍一高 张艳;新词入文需谨慎,切莫弄“新”而成拙[N];学知报;2010年
3 郝士宏;现代汉语新词新语产生原因浅析[N];语言文字周报;2005年
4 马中红;网络语言:不雷人不罢休[N];苏州日报;2011年
5 ;谁在为新词酷语的流布推波助澜[N];北京日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张苑;新兴语言:该宽容还是该规范?[N];桂林日报;2007年
7 杜木;词语要发展又要规范[N];文汇报;2000年
8 本报记者 唐红丽;新词语记录社会变化脉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9 商务印书馆汉语编辑室主任 周洪波;网络语言的位置[N];光明日报;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善容;试论新词新语的生命力[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游瑞亭;21世纪以来新词新语规律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年
3 邵春雨;在华留学生汉语新词新语使用情况调查与分析[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4 郭晓丹;基于网络原创小说抽样语料库的词语定量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5 邱石;汉语新词新语的维译方法探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5年
6 辛建;网络流行语“微X”的多角度辨察[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7 盖晓萍;[D];延边大学;2016年
8 郎宁;1949-1966年产生的新词语在改革开放以来的演变[D];河北大学;2016年
9 毕延香;中韩新词新语构词法对比研究[D];烟台大学;2016年
10 郑书舟;对外汉语新词新语教学探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关键词:对外汉语新词新语教学探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486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448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