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语邵阳金称市方言中古全浊声母字今读的考察
本文关键词:湘语邵阳金称市方言中古全浊声母字今读的考察
【摘要】:邵阳县金称市方言中古全浊声母今读的类型复杂多样,这有助于我们认识古浊音声母清化的渐变过程。金称市方言中古全浊声母今读音值复杂多变,这种不是十分稳定的音值正说明了中古全浊声母字在金称市方言中正处于清化的过程中。总的来说,它的清化遵循着"擦音-塞擦音-塞音"和"入声-去声-上声-平声"的次序演变,沿着"典型带声→弛声、弱化→清化"的路线进行。
【作者单位】: 邵阳学院中文系;
【关键词】: 湘语 金称市方言 古全浊声母 带声 弛声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湘西州汉语方言的区域特征及地理格局研究”(12XYY009)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湖南省武陵山片区的方言布局与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关系”(15YBX056)
【分类号】:H174
【正文快照】: 金称市镇位于湖南省邵阳县的西南部,是著名历史学家吕振羽的故乡。金称市方言属于湘语娄邵片邵武小片。此前从未有人研究过。金称市方言的声母包括零声母在内共30个,其中有全浊声母b、d、ɡ、?、v、z、?、?共8个(见下表1);韵母包括??在内共32个;声调共5个:阴平44,阳平12,阴上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晓农;从群母论浊声和摩擦——实验音韵学在汉语音韵学中的实验[J];语言研究;2003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晓英;;语言接触对郴州方言古全浊声母演变的影响[J];湘南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2 曾晓渝;略谈语音的演变[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3 朱晓农;;内爆音[J];方言;2006年01期
4 蒋军凤;;湘乡翻江镇方言奉母字今读[k‘]声母[J];方言;2007年03期
5 邓玉荣;;广西壮族自治区各民族语言间的相互影响[J];方言;2008年03期
6 朱晓农;关英伟;;桂北全州文桥土话音节的四分发声活动——兼论自发内爆音[J];方言;2010年04期
7 朱晓农;元音大转移和元音高化链移[J];民族语文;2005年01期
8 朱晓农;寸熙;;试论清浊音变圈——兼论吴、闽语内爆音不出于侗台底层[J];民族语文;2006年03期
9 侯兴泉;;广东封开罗董话的浊内爆音[J];民族语文;2006年05期
10 石锋;冉启斌;;中和水语四套塞音的声学考察[J];民族语文;2007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辉;汉语借词音系学[D];南开大学;2010年
2 芦兰花;湟水流域汉语方言语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叶晓锋;汉语方言语音的类型学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4 胡萍;湘西南汉语方言语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5 孙小花;山西方言语音历史层次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6 刘晓英;近代湘南官话语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7 蒋军凤;湘乡方言语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8 刘祥友;湘南土话语音的历史层次[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9 张建军;河州方言语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10 郑焱霞;湘桂边界南山乡话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燕燕;缅甸学生习得汉语普通话爆发音、塞擦音的声学实验和偏误分析[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闫虹;平乐榕津土话语音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侯兴泉;广东封开罗董话帮端精三组声母老派读音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4 范金武;太原话塞音、塞擦音、鼻音的声学分析及比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5 边卫花;中日发音人普通话声母的声学特征[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6 何妤娜;安化梅城话语音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7 李赛;桂北平话塞音演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8 陈琼;湖南东安石期市土话语音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9 李惜龙;祁阳、平江、临湘浊塞音发声态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10 王祥灿;美式英语与汉语普通话r音实验对比研究[D];延边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崔荣昌;李锡梅;;四川境内的“老湖广话”[J];方言;1986年03期
2 鲍厚星;颜森;;湖南方言的分区[J];方言;1986年04期
3 郑张尚芳;;上古韵母系统和四等、介音、声调的发源问题[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04期
4 刘丹青;;吴江方言[g]声母字研究[J];语言研究;1992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晖;;古全浊声母在湘方言中的今读音情况[J];方言;2008年02期
2 夏俐萍;;益阳方言的古全浊声母[J];中国语文;2008年06期
3 朱蕾;;宣州吴语铜泾型古全浊声母的演变[J];方言;2009年02期
4 张勇生;;鄂东南通山方言古全浊声母的今读类型[J];语言研究;2011年04期
5 项梦冰;;晋陕甘宁部分方言古全浊声母的今读[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6 张一舟;从中兴话古全浊声母字的读音看全浊声母的演变[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1期
7 陆元兵;;中古全浊声母送气说[J];语文学刊;2005年12期
8 乔全生;晋方言古全浊声母的演变[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9 庄初升;;湘南桂北三种土话平话中古全浊声母今读送气与否的性质[J];方言;2010年04期
10 瞿建慧;;湘西汉语方言古全浊声母的演变[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吴媛;陕西关中西府方言语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曾献飞;湘南官话语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刘梦;北流新城村白话中古全浊声母今读研究[D];广西大学;2012年
2 黎金飞;赣语武宁话古全浊声母字今读的社会语言学调查[D];中南大学;2013年
3 李秀明;“中古全浊声母今读塞音塞擦音阳平不送气”综合研究[D];广西大学;2013年
4 刘克龙;河北唐县方言声调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5 李柳情;株洲县方言与中古语音系统的比较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6 杨荣华;四川安岳大平话音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6年
7 杜梅芳;论汉越词辅音的演变[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7137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713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