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主义翻译观对中西传统译理的补益
本文关键词:解构主义翻译观对中西传统译理的补益
更多相关文章: 解构主义翻译观 颠覆式 传统译学思想 局限性 补益
【摘要】:作为一种后现代主义的全新翻译理念,解构主义的颠覆式翻译观对中西传统译理形成了一种有益的补充;它以多元性、开放性和延异性的立场克服了传统译学中二元对立、权威至上等主张的局限性,弥补了传统译学盲目追求"忠实"于原文和机械坚守源语文本字面意义的短板,也解决了传统译学由于过度强调原文与作者的主体性而造成译文与原文、译者与作者地位严重失衡的译事难题。
【作者单位】: 天津大学文法学院;
【关键词】: 解构主义翻译观 颠覆式 传统译学思想 局限性 补益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资助项目(13YJA752008) 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资助项目(TJWW12022)
【分类号】:H059
【正文快照】: 一、解构主义翻译观的基本思想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西方解构主义哲学的不断发展,译学理论作为一种思想体系,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这一思潮的冲击和渗透,一种有别于以往译学理论的颠覆式的解构主义翻译观念应运而生。以雅各布·德里达为代表的解构学派将以消解性为主要特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骥翔;;澄清解构主义翻译思想在中国语境下的相关误读[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02期
2 李波;张晶;;浅谈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和德国功能派“目的论”的差异性[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3 魏琳;;解构主义:颠覆式的翻译观[J];长治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4 袁莉;文学翻译主体的诠释学研究构想[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5 刘全福;;批评视角:我国解构主义翻译研究的本土化进程[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6 张永喜;;解构主义翻译观之再思[J];外语研究;2006年06期
7 王洪涛;;互文性理论之于翻译学研究:认识论价值与方法论意义[J];上海翻译;2010年03期
8 沈渭菊;;“译者为中心”:解构中的建构[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9 李晓惠;谷童宇;孙孝文;;解构主义翻译观的进步性与局限性[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10 吕俊;我国传统翻译研究中的盲点与误区[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关丽娜;从语用前提对称看等值翻译[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2 方灿;翻译批评:从印象到科学——浅谈翻译批评的科学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3 程永生;描写与交际——我国现代翻译理论研究的两大主题[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4 杨鹏飞;词汇的民族色彩与翻译[J];安徽大学学报;1998年02期
5 栾晓虹;文化词语及其翻译[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6 黄先进;深刻领会《基本要求》,扎实提高英语应用能力[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7 徐建龙;翻译中的意义选择[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8 李志英;异化、归化的理据与层面[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9 陈书菁;浅析英汉否定结构的差异及其翻译[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Z1期
10 孙净丽;;试论英语谚语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蓉;;从顺应论看中国宋词《虞美人》译文比较[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九辑)[C];2011年
2 姚珑;;网格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以林语堂编译《虬髯客传》为例[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李群;;从文学翻译的层次说解读《天演论》[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五辑)[C];2010年
4 吴玲娟;;《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成语翻译评论[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任东升;;翻译文化研究的新概念[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袁朝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价值中立、方法多元与翻译批评[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王维波;;“少数民族”一词英译探讨[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杨戈;任志起;;大学英语教学中翻译教学的缺失与及改进[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郑声滔;;从英汉句法差异看并列法翻译英语定语从句[A];福建省首届外事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余锋;;翻译标准的动态特征和原文差异性的保持[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洁;建构视角下的外宣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谢云才;文本意义的诠释与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仇贤根;外宣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王娟;理论旅行:吸收与变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高玉兰;解构主义视阈下的文化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施佳胜;经典 阐释 翻译——《文心雕龙》英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王厚平;美学视角下的文学翻译艺术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杨雪莲;传播学视角下的外宣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吕敏宏;手中放飞的风筝[D];南开大学;2010年
10 高乾;本雅明寓言式翻译思想[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红莉;从文化角度谈旅游宣传资料的翻译[D];河北大学;2009年
2 张晓泳;汉英习语在跨文化翻译中的文化流失[D];河北大学;2009年
3 朱莹;旅游宣传手册翻译中的隐喻、转喻及其表达力[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张琳琳;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在政治语篇中英翻译中的应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杨巧蕊;唐诗英译翻译批评现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王平;论重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伍争;论陪同口译中的译者主体性[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韩雨苇;东坡词英译赏析—审美移情视角[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朱姗姗;形神兼备[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宋春艳;从译者主体性角度分析李清照词的英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功泽;;一个“转向译者”的理论 《翻译适应选择论》评介[J];博览群书;2006年02期
2 王青;;解构主义翻译观视角下的“忠实”与“叛逆”[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3 刘进;弗雷德里克·詹姆逊的寓言理论评析[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4 王一多;解构主义与翻译理论[J];福建外语;1998年04期
5 魏家海;解构主义与翻译文学的文化误读[J];外国语言文学;2003年03期
6 方灿;;西方后现代主义翻译观概评[J];国外理论动态;2007年11期
7 孙秀丽;;解构主义翻译思想对外语教学的启示[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8 罗志高;解构主义和翻译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9 李红满;解构主义对传统翻译理论的冲击[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10 金兵;;论德里达的“确当的翻译”[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萧莎;解构主义之后:语言观与文学批评[J];外国文学;2003年06期
2 曹桂生;解构主义给艺术带来了什么[J];美术;2005年03期
3 杨美华;;凝固的未来时间 解构主义玻璃艺术之魅力[J];上海工艺美术;2006年01期
4 霍海鹰;侯玮;武晶;;解构主义的美学内涵[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年03期
5 邓燕;陈丽琴;;从解构主义的视角看多译本并存[J];科技经济市场;2006年12期
6 王卓斐;;“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乔纳森·卡勒的解构主义文论思想研究[J];名作欣赏;2007年02期
7 王敬民;;表征变异:解构主义文论的美国化[J];求索;2007年08期
8 边立红;;解构主义视阈下的翻译研究[J];黄山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9 张兴全;王家民;;解构主义对现代艺术设计的意义[J];艺术.生活;2008年01期
10 沈骑;;“讹”的解构主义视角研究[J];外国语言文学;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张传彪;;对汉字语境下后现代解构主义的思考[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蒙兴灿;;后解构主义时代的翻译研究:从双峰对峙走向融合共生[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3 杨丽君;;解构主义翻译观的进步性对翻译教学的启示[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十一辑)[C];2013年
4 林大中;;秋千与解构——《呼吸秋千》的解构主义解构[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研究(2013年卷)[C];2013年
5 闫文芳;;解构主义建筑与我国和谐社会相悖[A];中国建筑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张传彪;;对汉字语境下后现代解构主义的质疑[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谢朝;;极致绚烂——解构主义语境下时装色彩设计[A];2013中国流行色协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8 周毅;;德里达访谈[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第三辑)[C];2002年
9 杨耕;;德里达:从解构主义转向马克思主义——解读《马克思的幽灵》[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第二辑)[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上海研讨“耶鲁解构主义批评学派”[N];文学报;2008年
2 章海霞 综合;解构主义与建筑[N];中华建筑报;2009年
3 程一聪 整理;解构,,通向更幽深的世界[N];社会科学报;2008年
4 小夕;如此“解构”,呜呼哀哉![N];中国艺术报;2011年
5 ;非中心在中心的废墟上生长[N];中国房地产报;2005年
6 梁晓声;论大学[N];光明日报;2006年
7 周雯;非理性、反传统与表现虚无[N];中国建设报;2004年
8 冯颜利 俞宣孟 卫明 甘丹;走近德里达 倾听解构主义[N];社会科学报;2001年
9 解放军艺术学院 张婷婷;历史的巧合与误读[N];社会科学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顾学文;好的建筑,总是激动人心[N];解放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龙泉;解构主义翻译观之借鉴与批判[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2 高玉兰;解构主义视阈下的文化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朱湘军;从客体到主体[D];复旦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梦婷;解构主义的翻译——清政府涉外条约语例研究[D];外交学院;2010年
2 袁朝云;解构主义视角下的翻译[D];山东大学;2006年
3 陈静;从解构主义视角看《威尼斯商人》的三个中译本[D];南京财经大学;2011年
4 钱婷婷;《易经》英译的新解构主义探索[D];安徽大学;2014年
5 卢思宏;德里达解构主义翻译观缺陷分析[D];四川外语学院;2010年
6 张鳌;解构主义与翻译探索[D];西南大学;2006年
7 韩越;解构主义翻译理论与俄汉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5年
8 罗文进;林语堂古文译作中的解构主义探究[D];青岛大学;2014年
9 乔冲;解构主义文本理论观照下的翻译主体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谢华杰;从解构主义视角看林译《黑奴吁天录》[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7309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730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