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语文教学中的文学赏析探索
本文关键词:高职语文教学中的文学赏析探索
【摘要】:在高职语文教学的实践中,有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是对古今中外文学经典如何鉴赏的问题。本文着重分析了高职语文教学中文学赏析的具体建议措施,从而引导学生创造性阅读文学经典名著。
【作者单位】: 枣庄职业学院;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文学 经典阅读 教学措施
【分类号】:H193
【正文快照】: 引言高职语文作为一门较为基础的课程,旨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与文学素质,提高文字理解能力。随着我国语文教育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已经渗入到各行各业当中。语文课程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与表达能力,特别提高了学生对难以表述的复杂涵义进行解释的基本能力,以满足学习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曹明海;史洁;;语文教育与课程改革理论前沿考察[J];语文建设;2007年11期
2 何立新;;2011年版课标对语文新课程实验误区的反正[J];语文建设;2012年05期
3 由婧涵;;地方高校大学语文分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语文建设;2013年33期
4 李宇明;;语文生活与语文教育[J];语文建设;2014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庆;;从“虚静”说谈文艺的创作与欣赏[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1期
2 姚一诺;;论郁达夫《茫茫夜》中的同性“情谊”与畸态心理[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11期
3 陈旭光;中西诗学从对立走向融合——论20世纪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诗学革命”[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4 江瀚;;孔子诗学理论二元性刍议[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5 白勇华;规制下的创建——论陆机《拟古诗》[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6 贺庆;;民族与世界——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和《红楼梦》的比较研究[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7 王福雅;《文镜秘府论》的诗法体系及其意义[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8 高雪莲;;文学自觉的先声——论《典论·论文》的开创性意义[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9 张邦卫,李胜清;直面文学的式微——现代传播媒介与文学诗性空间萎缩的内在关系之审视[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10 曹顺庆;;异质性与变异性——中国文学理论的重要问题[J];东方丛刊;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雄;;武器的批判及其意义——赵宪章《文艺学方法通论》书评[A];东方丛刊(1992年第1辑 总第一辑)[C];1991年
2 刘顺利;;在“元文本”与“文本”之间[A];东方丛刊(2004年第1辑 总第四十七辑)[C];2004年
3 周启超;;多方位的吸纳 有深度的开采——关于跨文化的文学理论研究基本理路的思索[A];东方丛刊(2004年第3辑 总第四十九辑)[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道麟;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邵鸿雁;中国美学“味”范畴新论[D];吉林大学;2011年
3 熊江梅;六朝文体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孙兴义;清代《诗经》阐释的诗学问题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5 刘桂兰;论重译的世俗化取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6 常为群;西晋诗歌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7 伍世昭;比较诗学视野中的郭沫若早期心灵诗学[D];暨南大学;2002年
8 刘文勇;价值理性与中国文论[D];四川大学;2002年
9 黄黎星;《易》学与中国传统文艺观[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10 郑国庆;落幕[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学艳;对现代文阅读教学中过度阐释的思考[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文娟;南帆文艺思想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3 冯晖;先秦诸子引《诗》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谢丽娟;差异与汇通[D];河南大学;2011年
5 柯欢欢;论程抱一的中国诗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莉娜;论日本汉学界的唐诗意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郭萍;贾平凹“商州系列”小说言语特色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超;论刘熙载《艺概》的文学接受思想[D];浙江大学;2011年
9 白勰;中学文学教育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魏薇;现代性的两维—瞿秋白、李长之文学批评合论[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莫诩;;21世纪大学语文教材建设方向的研究[J];高教与经济;2008年02期
2 曾睿;;关于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江西教育;2010年Z3期
3 孔庆东;;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方向[J];中国大学教学;2006年07期
4 胡海舟;;语文课程改革问题的哲学审思[J];教学与管理;2007年19期
5 陈昌云;;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大学语文新教学模式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08年17期
6 张丽华;;多媒体进入大学语文课堂的意义及应注意的问题[J];教育与职业;2009年21期
7 陶本一;于龙;;“语文”的阐释[J];课程.教材.教法;2007年11期
8 周树锦;“分段式教学法”刍议[J];机械职业教育;1997年01期
9 冯超;;试论大学英语课中教师的引导作用[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年06期
10 黄星虞;语文校本课程的思考与开发[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淑萍;高职语文教学的弊端及改革[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2 陶礼军;对高职语文教学的思考与尝试[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3 刘贻钢;高职语文教学的问题及对策[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4 潘慧莉;高职语文教学改革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5年09期
5 蒋巧云;高职语文教学的艺术特征及其功能[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5年04期
6 刘艳;;高职语文教学的审美思考[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7 李自庆;;高职语文教学应强化职业能力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6年29期
8 刘爱萍;;高职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6年30期
9 冯燕群;;高职语文教学实践与思考[J];机械职业教育;2006年01期
10 禹明华;;高职语文教学改革之我见[J];当代教育论坛;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英会;;浅谈高职语文教学创新[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上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李文;;论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思辩能力[A];中国职协2013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上册)[C];2013年
3 刘海琴;;高职语文教学改革[A];2007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宜春职业技术学院 夏玲;高职语文教学应注重方法创新[N];宜春日报;2008年
2 江苏省宿迁经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张传刚;实施“四化” 构建有效高职语文教学[N];中国教师报;2008年
3 南京旅游职业学院 赵蓉;高职语文教学应“语”“文”并重[N];江苏教育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朱佳芳;高职语文教学中生命教育的渗透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王凯;高职院校语文教学的问题、归因及对策[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3 顾俊;试议钱穆人文教育思想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与运用[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4 何婷;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对高职语文教学的启示[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5 司晶卉;浅谈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高职语文教学[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6 罗小娟;艺术高职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7486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748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