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从“流水句”的特性看先秦“名而动”结构

发布时间:2017-09-02 02:09

  本文关键词:从“流水句”的特性看先秦“名而动”结构


  更多相关文章: 流水句 并置性 指称性 名而动 先秦汉语


【摘要】:本文从汉语流水句的特性——并置性和指称性——看先秦"名而动"结构,进一步支持西门华德和赵元任对"而"的定性:"而"根本上讲是复指代词,兼具强调和连接功能。"X而Y",包括"名而动"、"动而动"、"动而名"在内,都是两个指称语的并置,在线推导主谓关系、主从关系、承接关系。我们应该尊重汉语的事实,摆脱印欧语的"句子观"和"动词中心论",不是把"名而动"前头的"名"补充为一个述谓语,而是把后头的"动"定性为一个(动态)指称语。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江苏省语言能力协同创新中心;福建省厦门市华侨大学华文学院;
【关键词】流水句 并置性 指称性 名而动 先秦汉语
【分类号】:H141
【正文快照】: 一 “而”是连词还是复指代词?1.1“而”定性为连词的问题古汉语中的“名而动”结构,如“人而无信”、“父而赐子死”、“管氏而知礼”,从《马氏文通》开始就备受学界关注,引起很多讨论。受西方语法的影响,包括马建忠在内的大多数学者都倾向于把“而”定性为连词,或者是有如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邓凌云;简析流水句的小句间联结手段[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08期

2 乐燕娜;;论流水句在汉译文本中的应用——英汉复句显隐联结之对比[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1年04期

3 徐思益;关于汉语流水句的语义表达问题[J];语言与翻译;2002年01期

4 郭圣林;同一话题流水句否定辖域的决定因素[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5 易花萍;;汉语“流水句”论析[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8期

6 袁毓林;;流水句中否定的辖域及其警示标志[J];世界汉语教学;2000年03期

7 ;[J];;年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何婷;汉语流水句连贯机制的认知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2年

2 刘红艳;《我爱我家》中的流水句句法研究[D];湖北师范学院;2012年

3 杜婷;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流水句教学[D];西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7757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7757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dd8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