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越双重否定式对比研究
本文关键词:汉越双重否定式对比研究
【摘要】:笔者是越南人,所以在华留学期间想找一个题目对笔者的母语有研究价值,而且对汉越语言对比研究方面也要有研究意义。笔者发现在许多语言中,如英语、日语、汉语等,双重否定格式是一种即常见又特别的结构。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笔者也学会了很多汉语的双重否定结构,而其双重否定都可以翻译成越南语。越南语中虽然也存在双重否定格式,但研究这些具体范围的工作却没有,所以本论文的第一个目的是想明确越南语是否也存在双重否定格式,其次是进行对比汉越双重否定格式的共同与差异点以及两者的特点。本论文的内容分成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的内容是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是探讨双重否定第一类,根据双重否定的语法、意义以及逻辑表达,将双重否定分成两类,即是“又否定语法标记构成的双重否定式”。第三部分是“语法标记与语义结合构成的双重否定式”。最后一章是分析越南语特殊否定式与双重否定式。论文主要用对照对比方式,通过例句对比汉语和越南语的双重否定结构来表达一个意思,进行对照翻译、对比结构、形式以及感情色彩,从而分析两种语言的相同和区别。本论文为双重否定研究工作做出了很小的一点贡献:第一,对越南语的语法范畴方面,列出了越南语双重否定系统,将它下定义以及分类,而这份工作在越南未有人来研究过。第二,对汉越语言对比研究工作方面,进行对比以及分析汉越双重否定形式,这也将成为一个新鲜的题目。本论文是越南语双重否定以及对比汉越言双重否定的第一本文献。
【关键词】:汉语 越南语 双重否定 对比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H146.3;H44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绪论8-12
- 一、选题背景8
- 二、研究对象8-9
- 三、研究方法论与意义9
- (一) 研究方法9
- (二) 研究意义9
- 四、文献综述9-12
- (一) 汉语双重否定研究9-10
- (二) 越南语的否定及双重否定研究10-11
- (三) 汉语与其他语言双重否定句的对比研究现状11-12
- 第一章 理论基础12-28
- 第一节 否定形式12-14
- 一、汉语否定形式12
- 二、越南语否定形式12-13
- (一) 完全否定与部分否定:是根据否定的对象12-13
- (二) 描述否定与反驳否定:根据否定的目的和意义13
- 三、汉越否定标记对比13-14
- 第二节 双重否定界定14-28
- 一、双重否定定义14-16
- (一) 否定词连用说14-15
- (二) 综合说15-16
- 二、双重否定与肯定的关系16-17
- 三、双重否定的划分17-28
- (一) 关于划分标准17-18
- (二) 复句问题18-20
- (三) 汉语与越南语双重否定的分类20-28
- 第二章 有否定语法标记构成的双重否定式28-60
- 第一节 “不……不”与“khong...khong”28-50
- 一、“不准不”和“khong duoc phep khong”28-30
- 二、“不可/可以不”和“khong duoc khong”30-33
- 三、“不可能不”和“khong the nao khong”33-35
- 四、“不敢不”和“khong dam khong”35-36
- 五、“不应该不”和“khong nen khong”36-38
- 六、“不要不”和“khong duoc khong”38-40
- 七、“不一定不”和“chua chac khong”40-42
- 八、“不能不”和“khong the khong”42-44
- 九、“不是不”和“khong phai khong”44-46
- 十、小结46-50
- 第二节 “没有……不……”与“Khong co...khong...”,“Cha co...khong...”,“Changco...khong...”,“Dau co...khong...”50-60
- 一、“没有+疑问词+不”和“khong/Cha/Chang/Dau co+疑问词+khong”51-54
- 二、“没有+一+量词+名词+不”和“khong/Cha/Chang/Dau co+mot+名词nao+khong”54-56
- 三、“不是没(有)……”与“Khong phai chua/khong co”56-60
- 第三章 语法标记与语义结合构成的双重否定式60-79
- 第一节 否定+表示否定意义的词语60-62
- 第二节 反问类62-71
- 一、是非反问类62-67
- (一) “不/不是……吗?”和“Khong/Khong phai...sao/a?”63-65
- (二) “能会+不……吗?”、“……没有……吗?”和“…khong…sao?”“…khong co…sao?”65-66
- (三) “难道……不”、“还不是……”和"Cha nhe…khong...?”、“…lai conkhong phai…?”66-67
- 二、特指反问类67-71
- (一) “怎么不/没有”和“lam sao ma khong/khong co”67-69
- (二) “谁不”和“ai ma khong”69-71
- 第三节 祈使类“别不”和“Dung co ma khong”71-79
- 第四章 越南语特殊否定式79-83
- 第一节 越南语特殊否定式的界定79-81
- 第二节 越南语特殊否定式与双重否定式81-83
- 结语83-84
- 附录84-87
- 参考文献87-91
- 致谢9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宝洁;;越南语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探索[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2 李太生;;现代越南语新词发展趋势及其越汉翻译探讨[J];东南亚纵横;2008年05期
3 赖艳凌;刘志强;;中国越南语翻译、专业的历史与现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S1期
4 邓薪静;;对高职越南语教育的一些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年08期
5 农斯淇;;浅谈高职院校越南语听力教学[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6 黄丽华;;浅谈越南语语言学习能力的培养[J];科技信息;2011年23期
7 阳琦兰;;越南语单词的记忆技巧探究[J];才智;2012年01期
8 陈继华;;浅谈越南语教学中的缩略语[J];东南亚纵横;2012年07期
9 黄铮;;旅游越南语课程教学的思考[J];科技信息;2012年36期
10 陈碧兰;阮金燕;;论语言与文化在越南语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2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海云;张超静;毕玉德;;越南语文献中字母缩略语自动提取研究[A];第五届全国青年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武氏惠;;浅谈汉语多音字对越南语翻译的影响——以“单”字为例[A];学行堂文史集刊——2013年第2期[C];2013年
3 林丽;毕玉德;;越南语给予类动词的语义结构和层级分类研究[A];中国计算语言学研究前沿进展(2009-2011)[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实习生 黄一婧 记者 周仕兴;全国越南语口语大赛在邕举行[N];广西日报;2005年
2 陆勇;崇左打响越南语人才跨国劳务品牌[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曹植勤 实习生 侯少华 邓芳;越南语里的中国文化[N];南宁日报;2008年
4 唐光福;加强技能培训 提升业务能力[N];边防警察报;2010年
5 记者 郑雅邋实习生 刘小灵 袁晶;把中越语言文化研究向前推进[N];南宁日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伍建青;教育交流浇灌友谊之花[N];广西日报;2010年
7 黄志辉 班绍长;一口流利越南语 边贸派上大用场[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3年
8 周汉青 本报记者 陈典宏;中士伍新海边境线上的“金牌翻译”[N];解放军报;2010年
9 谢莉丽;越南语毕业生火爆东盟[N];广西日报;2004年
10 通讯员 海仁;海南特招俄语和越南语专业公务员[N];中国人事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武忠定;越南语核心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2 阮氏玉华;越南语佛教词语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阮氏玉华;越南语佛教词语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阮大瞿越(Nguy(?)n (?)i C(?) Vi(?)t;十七世纪越南汉字音(A类)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5 阮氏黎心;汉越人体名词隐喻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阮武琼芳;汉越词及汉越音在新时期越南语中的实践价值[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2 徐淑媛;越南语问候语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5年
3 陈氏青日;越南语与汉语拟声词对比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4年
4 莫媛媛;汉越双语词语对齐方法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5 陈氏贤;汉语副词“都”与越南语对应词对比研究和偏误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6 颜伟光(NHAN VI QUANG);越南语注释的汉语教材中同译动词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7 庞纳敏;新HSK六级词汇汉越比较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8 阮氏庄;汉越介词对比研究及越南学生使用汉语介词的调查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9 范功名(Pham Cong Danh);汉—越语短语语序与正负迁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10 黎明柱子;汉越词:类别与越化[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8162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816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