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语法隐喻理论指导下的隐喻能力培养

发布时间:2017-09-12 22:08

  本文关键词:语法隐喻理论指导下的隐喻能力培养


  更多相关文章: 语法隐喻 隐喻式 隐喻能力 隐喻理解能力 隐喻输出能力


【摘要】:语法隐喻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Halliday(1994)认为语法隐喻是一种"意义表达变异"的语言策略。语言系统提供给语言使用者的是一套系统化的意义潜势,语言使用者为实现某种语义功能需要在这个系统中进行一系列的选择,所选择的语言结构与意义表达之间的关系可能是一致式,也可能是非一致式或隐喻式。儿童逐步学会使用隐喻性语言,使用隐喻表达方式是成人语言的特点。Danesi(1993)认为,用隐喻方式说话是讲本族语能力的一种基本特征。换言之,理解隐喻、运用隐喻的能力是人们熟练掌握一种语言的重要标志。那么,在语言教学中就有必要重视学习者隐喻能力的培养。以语法隐喻理论作指导,对隐喻式产生的本质、复杂性以及功能特征进行分析,可以帮助语言学习者充分认识和掌握所学目的语言中的隐喻现象,提高他们的隐喻理解能力和隐喻输出能力,从而达到提高语言水平的目的。
【作者单位】: 汕头大学;
【关键词】语法隐喻 隐喻式 隐喻能力 隐喻理解能力 隐喻输出能力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英语教学中学习者的隐喻能力的培养问题研究,项目批准号:12YJA740036)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H05
【正文快照】: 1引言语法隐喻理论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一个重要概念,由Halliday(1985,1994)在An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一书中正式提出。Halliday(1994:341)认为语法隐喻是一种“意义表达变异”的语言策略。语言系统提供给语言使用者的是一套系统化的意义潜势(meaning potential)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保芳;袁凤识;;隐喻能力研究30年:回顾与思考[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2 陈朗;;二语教学中的隐喻能力培养[J];外语学刊;2010年05期

3 黄国文;;语法隐喻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翻译;2009年01期

4 苗兴伟;廖美珍;;隐喻的语篇功能研究[J];外语学刊;2007年06期

5 范文芳;;试论语法隐喻的综合模式[J];外语教学;2007年04期

6 姜孟;;英语专业学习者隐喻能力发展实证研究[J];国外外语教学;2006年04期

7 刘承宇;概念隐喻与人际隐喻级转移的逆向性[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年04期

8 王寅,李弘;语言能力、交际能力、隐喻能力“三合一”教学观——当代隐喻认知理论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9 李瑞芳,孟令新;第二语言学习中语法隐喻对语言输入的影响[J];外语教学;2004年03期

10 朱永生,董宏乐;科技语篇中的词汇隐喻、语法隐喻及其互补性[J];山东外语教学;2001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艳平;;生态语言学视角下的英美文学教育研究[J];语文建设;2016年23期

2 李蕊;;隐喻能力缺陷视角下的大学英语精读教学模式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6年20期

3 焦玲玲;;认知隐喻理论视角下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探析[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6年07期

4 王勃;;概念语法隐喻视角下的英汉翻译探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年07期

5 盛雅君;;概念隐喻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年07期

6 李淑康;李克;;《转喻:语言、思维与交际背后的捷径》评述——一位隐喻研究学者的转喻思想[J];外语研究;2016年03期

7 赵莉;;Halliday意义上隐喻式物质小句的意象图式基础[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6年04期

8 常晨光;;语法隐喻与语篇体裁——语境隐喻的探索[J];语言学研究;2016年02期

9 杨炳钧;;语法隐喻理论及有关质疑[J];语言学研究;2016年02期

10 张征;刘世铸;;情态及情态隐喻与学术话语对话空间建构[J];语言学研究;2016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凤识;许保芳;王立非;;再论隐喻能力的定义[J];外语教学;2012年05期

2 苏远连;;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在教学条件下隐喻能力的发展——隐喻生涯假说阐释[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2年02期

3 魏耀章;;认知能力和语言水平对中国英语专业学生隐喻理解的影响[J];外语界;2012年01期

4 袁凤识;许保芳;王立非;;中美大学生隐喻理解能力比较研究[J];外语界;2012年01期

5 陈朗;;二语教学中的隐喻能力培养[J];外语学刊;2010年05期

6 石磊;刘振前;;隐喻能力研究:现状与问题[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7 李毅;;隐喻能力与概念流利[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年06期

8 黄国文;;作为普通语言学的系统功能语言学[J];中国外语;2007年05期

9 姜孟;;英语专业学习者隐喻能力发展实证研究[J];国外外语教学;2006年04期

10 朱永生;;名词化、动词化与语法隐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孔靖平;;从认知角度看学生隐喻能力的培养[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5期

2 张琰;;隐喻能力与构式传承[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3 石磊;刘振前;;隐喻能力研究:现状与问题[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4 朱振英;胡爱华;;浅析二语学习者隐喻能力的培养[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14期

5 袁凤识;许保芳;王立非;;再论隐喻能力的定义[J];外语教学;2012年05期

6 周榕;儿童时间隐喻能力发展趋势初探[J];现代外语;2003年03期

7 任风雷;;隐喻意识,隐喻能力和二语习得[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8 夏丽云;;隐喻能力、概念流利与二语习得——一项对中国学生二语概念体系的调查研究[J];疯狂英语(教师版);2007年08期

9 熊锟;;论二语学习者隐喻能力的培养[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10 吴丽丹;;外语隐喻能力培养新探[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钱萍;;隐喻智力理论述评[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韩泰铉;弱智人群的隐喻能力[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明;隐喻教学对外语学习者隐喻能力发展的影响[D];中南大学;2008年

2 陈姣;中学生隐喻能力与写作水平相关性的实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3 张超;中国学龄前儿童隐喻能力实证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4 蔺玲玲;高中生隐喻能力与词汇深度知识的相关性研究[D];山西大学;2014年

5 高明丽;隐喻能力与英语水平相关性研究[D];华北理工大学;2015年

6 岳凤霞;非英语专业学生隐喻能力的培养[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7 许力珩;隐喻能力培养初探[D];黑龙江大学;2009年

8 张靖;中国学前儿童隐喻能力调查[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9 王瑾;中国英语专业学生的隐喻能力研究[D];扬州大学;2006年

10 赵茜;接受式隐喻能力与英语阅读水平相关性[D];西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8397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8397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5e3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