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调唐音”歌吟在职业院校中传承模式的构建与思考
本文关键词:“楚调唐音”歌吟在职业院校中传承模式的构建与思考
【摘要】: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文章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楚调唐音"歌吟作为一种优质教育资源融入职业院校教育教学中,探索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保护与教育传承的新路径,为优秀传统文化借助职业院校这一学校平台实现保护和传承,提供系统和规范的操作模式。让活态的"楚调唐音"歌吟尽早摆脱"绝学"困境,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继承与发展提供范式。
【作者单位】: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关键词】: 楚调唐音歌吟 职业院校 传承模式 发展
【基金】:江西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楚调唐音歌吟的校园传承研究(编号:YG2012039),主持人:江峗 江西省社科规划课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楚调唐音歌吟的音乐特性研究”(编号:11YS08),主持人:江峗
【分类号】:H119-4;G712
【正文快照】: “楚调唐音”歌吟是中国传统古典诗歌创作和吟诵的方法,具有抑扬顿挫的节奏和古雅而优美的旋律,是我国众多传统吟诵地域流派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特有的音乐形态、古雅的韵味具有典型意义和代表性。《“楚调唐音”歌吟》继2010年列入江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2015年7月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秀秀;;全方位教育势在必行——广西民族文化现状及独特的传承模式[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2 曲军;;海外家族传承模式点评[J];环球人物;2012年26期
3 本刊编辑部;李科;;世家新生代[J];中华手工;2009年05期
4 巨云和;;对泰画传承机制与发展模式的思考[J];美术大观;2013年11期
5 马骏;;试探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学之价值[J];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11期
6 王冬敏;段其儒;;生产性方式保护下傣族慢轮制陶技艺传承模式的考察——以曼飞龙村为例[J];装饰;2012年04期
7 梁秋丽;;新疆卫拉特蒙古族弹拨乐器托布秀尔之传承模式及局限探究[J];歌海;2014年02期
8 潘博成;王珊;邓正恒;杨秀玲;;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青少年中传承模式的研究——以肇庆端砚为例[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9期
9 萨日娜;;蒙古族传统艺术的传承模式初探[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付云;立贤还是立亲?看著名企业家如何培养接班人[N];经理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富强;中国蚕桑科技传承模式及其演变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王冬敏;西双版纳傣族制陶技术传承模式及变迁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皓月;仫佬族文化传承模式研究[D];广西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8492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849261.html